「患者故事」嘘…脊柱侧弯小姐姐,术后在线征友

文 / 健康每日小贴士
2021-12-14 09:19

文章转载自:脊柱侧弯杨军林教授

姓名:陈**

性别:女

年龄:23岁

诊断:重度脊柱侧弯;术前cobb角:胸弯89°,腰弯77°

治疗:于2019.6.28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术;术后增高8cm

新苗公益基金资助金额:89828元

小苗医生:你是什么时候打算做手术的?

我22岁的时候,才有了想做手术改变一下形象的念头。其实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发现得侧弯了,但当时医生说手术风险很大,就没做。上学时,因为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嘛,会受到一些指指点点,甚至有人用玩弄的语气嘲笑我,所以我读完初中就不上学了,远离那个让我不开心的环境。

术前X光

后来直到22岁,看到别人一个个都谈恋爱找对象了,我想必须要正视自己的形象问题了。假如我是男生,也不想找一个外观畸形的女孩。不能说这是以貌取人,现实就是这样。所以我决定要改变,要再次求医治疗。于是就在网上查资料,也认识了很多病友,他们都推荐我找杨军林教授做手术。在看杨教授门诊的那天,我就知道自己有救了,激动的心砰砰直跳。

术前外观

小苗医生:这次手术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重生,这是第二次新生。第一次是父母给了我生命,这一次是杨教授手术团队给了我健康和希望,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开始充满了期待。

小苗医生:手术后,有一些意外惊喜吗?

有啊,除了健康自信之外,还有一个额外的惊喜是长高了,看起来变瘦了,都有腰啦,哈哈。手术前我身高160,术后变成了168cm。而且你看我手术前后的照片,虽然当时也不胖,但看起来很臃肿,背部很多赘肉。手术后,身材变得挺拔,整个人都看起来更有精气神了。

术后X光

小苗医生:住院期间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吗?

印象比较深的一件事是,我手术后出现了肺积水,呼吸不过来,记得当时黄紫房医生比我还紧张,大晚上的推着我去找杨教授。其实我当时反而不怎么害怕,我觉得最困难的手术都熬过来了,这些小意外都是毛毛雨啦。

住院的时候,我每天都特别期待杨教授查房,看见他就觉得特踏实。而且杨教授对手术病人真的是用心关怀,他不会说一些给病人很大精神压力的话,他会不断的鼓励你,激励你,让你期待自己一天天恢复变得更好。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出现什么问题他都有办法应对,这就让我们特别安心,有他在,什么都不用怕。

我想这也是很多病友每提到杨教授都交口称赞的原因吧,甚至男神啊、活菩萨啊,这种称呼都有,因为他真的是特别能走到病人心里的一位医生。他不止把我们当做病人,更把我们当做一个人来看待,希望我们以后身心健康,更好的走向社会。

术后外观

小苗医生:有什么话想对那些将要手术的病友说的吗?

不要害怕!虽然侧弯手术难度和风险都很高,但杨教授是国内脊柱侧弯领域的顶尖专家,要相信他的手术团队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给你做好。其实手术就是睡一觉就好啦。为什么很多病友都把做手术当做蜕变,我自己做完手术后才明白,那真的是蜕掉一层皮后的新生。但是你丝毫不会后悔蜕皮时的黑暗和痛苦,因为那是必经之路,那都将成为我们日后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要彷徨犹豫,放心大胆的往前冲!

小苗医生:一个小八卦,你现在有男朋友了吗?

哈哈,有人在追,不过还没确定,要考虑考虑,找对象是大事,要跟看病找医生一样要慎重,对吧?!

采访后记

这是一个理智又清醒的小姑娘,她理解那些异样的眼光,理解世俗对于外形的偏见。但你在她身上很难发现“脊柱侧弯”留下的阴影,她积极乐观的寻求改变,期待未来,觉得自己值得一切世间美好。这样的女孩儿,本身就是一种美好。

杨军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脊柱中心主任、小儿骨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脊柱侧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新苗公益项目创始人,新苗脊柱侧弯中心主任。

从事骨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专攻于脊柱畸形(脊柱侧凸、后凸等)、脊柱肿瘤的诊疗,主刀完成脊柱畸形手术超过3000台,脊柱畸形保守治疗超过10000多例。创立多科室合作脊柱侧弯治疗中心,建立专项新苗慈善基金与新苗脊柱侧弯预防中心,提出了新苗脊柱侧弯筛诊治(XTS)综合防控体系。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脊柱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培训学院骨科专业学院儿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骨科分会脊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培训学院骨科专业学院儿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脊柱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柱创伤学组委员,国际AO脊柱讲师团成员,脊柱畸形国际研究组中国部(SDSG)成员等。

获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等重点课题1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900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00分;获国家专利6项,曾获广东省及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先后带领团队获得“中国好医生”、“中国好人”、“感动广东十大人物”、“广东省五四青年集体奖”等 8项国家及省市社会荣誉,先后受中央卫视、凤凰卫视、北京卫视、人民日报新闻战线等专题报道。

擅长:脊柱畸形(成人及老年脊柱侧凸、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婴幼儿、青少年脊柱畸形等),脊柱肿瘤,以及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常见脊柱手术。

门诊时间: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