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传统铁剂三大痛点,海王星倍能打造补铁“神器”!

文 / 母婴产业评论
2021-11-08 18:10

传统补铁产品,有三大痛点。

一是铁锈味严重,难喝;二是黑牙,影响美观;三是铁不容易吸收,利用率低。

光是第一个痛点,就阻碍了很多宝妈主动选择,不好喝,孩子不爱喝。就算是勉强接受铁锈味,喝了以后,发现导致黑牙、喝了一段时间没效果,宝妈们会很快“放弃”。

但是,铁剂产品能被随随便便“放弃”吗?

答案是,不能。

为什么必须补铁?


第一,铁很重要。

铁是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总量约有4至5克,是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部分,参与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人体全身都需要它。简单说,每次呼吸都有铁的参与。

第二,一般都缺。

作为人体内的重要微量元素,铁在人体内的贮备本就很微少,加上宝宝快速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铁,这时铁补充得少、流失的多或者补了难以吸收等,都会导致铁缺乏。这就好比一个蓄水池,一直放水不进水,很容易干涸。

第三,缺铁危害大。

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缺铁性贫血,就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所引起的贫血。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及孕妇等主要贫血人群中,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于50%[1]。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我国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不容乐观,孕妇患病率高达35%。城市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2.3%,农村儿童为26.7%。[2]

缺铁性贫血对宝宝体力、生长发育、运动能力、免疫功能、智能发育等方面,都将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比如常见的危害表现有脸色苍白、乏力、易疲倦、头晕、耳鸣、心悸、气促,毛发干枯、指甲缺乏光泽、脆裂易裂,宝宝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严重的还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此外,精神层面的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在某种程度上都与缺铁性贫血有关。

补铁,刻不容缓。

如何补铁?


2017年国务院颁布《国民营养计划》,明确202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妇贫血率下降至15%以下。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和孕妇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

而作为贫血的主要类型之一,缺铁性贫血能够有效防治,就能有效控制贫血率。补铁,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

《缺铁性贫血营养防治专家共识》[3](以下简称《共识》)指出,不同人群补铁需“区别”对待。

婴儿6月内应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母乳喂养可持续到2岁或以上;同时推荐应保证辅食添加的食物多样性和适宜频率。

孕妇在孕期每日需补充30~60mg元素铁和300μg叶酸,而乳母在分娩时失血,乳汁分泌也会丢失铁,一般可以通过合理膳食获得充足的铁。

而当日常膳食无法满足补铁需求时,食用铁强化食品或合理选择营养补充剂,被认为是长期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有效措施。

那么,横亘在补铁需求和传统铁剂产品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出来。

如何能够好喝、不黑牙、易吸收的高效补铁,成为营养品品牌商思考的问题。

海王星倍能打造补铁“神器”


基于对传统铁剂产品的洞察和思考,海王星倍能创造性推出一款补铁“神器”——有点甜的、富含天然血红素铁、亲和人体、更好吸收的补铁软胶囊。

海王星倍能补铁软胶囊之所以被称为“神器”,核心在于其摒弃第一代、第二代铁,直接采用第三代铁,血红素铁。

《共识》指出,食物中的铁有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其中血红素铁来源于红肉等动物性食物,能够直接被肠道吸收,胃肠刺激小,吸收率高达15%至35%,远远高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3%-8%)。

相较于传统的铁,血红素铁无铁腥味,口感好,这极大解决了孩子和宝妈不愿意吃的问题,且海王星倍能补铁软胶囊采用的剂型不是传统的饮液剂型,喂养方便,能够保证每一粒胶囊理的铁元素都不被氧化。

更为重要的是,海王星倍能对含量进行了严格的测算,依据法规研发,安全科学不过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6个月到7岁孩子铁的适宜摄入量是10~13mg,市面上很多产品都是按照临界值设置铁的含量,产品本身没问题,但其实孩子每天进食的奶粉、辅食等膳食也都含有铁,综合测算是超标的。

而海王星倍能补铁胶囊每粒含铁5.1mg,含量精准,每一粒铁含量约等于半两猪肝或三两牛肉,充分满足日常膳食不足额外所需量。

补铁胶囊只是海王星倍能众多科学、合规产品矩阵的缩影。

海王星倍能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研发产品,每款产品都是以“父母心”做适合中国孩子成长的营养品,这是对中国的孩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和使命,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支撑和贡献,关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