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危险吗?哪类人风险高?有什么症状?

文 / 小九谈健康
2021-09-02 18:14

对大多数人来说,流感代表了几天的痛苦。身体疼痛、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发冷和疲劳是常见症状。

成年人可能会请病假在家休息。小孩子可能需要休学几天。

但是对于某些人群,包括非常年幼的儿童和老年人,流感可能更危险。在某些情况下,流感会导致死亡,即使不是主要原因。

谁风险最大?

疫苗接种和更好的卫生和公共安全教育有助于每年减少流感感染人数。但是流感可以影响任何年龄组的人。

某些人群更容易因流感引发严重的健康并发症:

风险增加的人可能对疾控中心CDC的“Flu View”感兴趣,这是一份追踪流感如何影响全国不同人群的每周监测报告。发现病毒在你所在地区的流行程度可能有助于鼓励早期疫苗接种。

这些人群中的大多数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害。

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仍在发展。疾控中心报告称,每年约有20,000名五岁以下儿童因流感相关并发症住院治疗。

在2009年猪流感疫情期间,5至14岁的儿童感染的可能性是60岁以上成年人的14倍。

老年人

老年人更有可能拥有免疫系统,而这些系统可能无法有效抵御感染。

孕妇

怀孕的母亲会经历免疫系统、心脏和肺部的变化。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患重病。

医疗状况

流感会削弱身体的力量,增加炎症,使原有的医疗条件恶化。这些疾病可能包括慢性肺病、心脏病和血液疾病。

其他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的疾病包括肾脏疾病、哮喘、癫痫和其他神经疾病以及糖尿病。

任何因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减弱的人也属于这一组。这包括患有糖尿病、艾滋病和癌症的人。

肥胖

肥胖会损害免疫系统的反应。发表在《PloS One》(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杂志上的一项2010年研究发现,病态肥胖与H1N1猪流感感染导致的住院和死亡有关。

什么是流感相关并发症?

  • 发热

  • 怕冷

  • 不适

  • 流鼻涕或鼻塞

  • 咳嗽

  • 疼痛

面临更严重影响风险的人群可能会经历以下并发症。

耳部感染

儿童尤其有耳朵感染的风险。这些可能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咽喉和内耳炎症引起的。

病毒也可能直接攻击内耳。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的孩子耳朵里经常有积液。这可以为细菌感染提供完美的环境。

鼻窦炎

像耳朵感染一样,鼻窦感染也会因为流感而发展。病毒可能直接攻击鼻窦,也可能间接导致感染。

流感会导致炎症和鼻窦积液。这会让其他细菌进入并导致鼻窦感染。

哮喘恶化

哮喘患者在患流感时可能会出现症状恶化。这种病毒会引起呼吸道炎症,并导致对过敏原和其他哮喘诱因的敏感性增加。

肺炎

流感是肺炎的常见原因。流感引起的肺炎可能是致命的。它会导致液体积聚,减少肺部和身体其他组织的氧气供应。

癫痫发作

儿童更容易患流感发作。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猪流感比季节性流感对儿童造成更多的神经并发症。

患有季节性流感并发烧的儿童也可能会出现“热性癫痫发作”这种类型的癫痫发作的特征是抽搐或快速抽搐或抽搐运动。

这在102华氏度或更高的体温下很常见。高热惊厥通常只持续一两分钟。它们通常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害。

早产和分娩

感染流感的孕妇有患重病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那些可能导致肺炎的感染,与出生体重低有关。它们还与早产率较高有关。

流感也可能对发育中的婴儿有害。2012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患流感并发烧的母亲更有可能生下大脑和脊柱有缺陷的孩子。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可靠的消息来源,孕妇接种流感疫苗以保护母亲和婴儿免受流感的侵害。

死亡

每年由流感和流感相关并发症导致的死亡人数随着每个流感季节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而波动。然而,这种疾病每年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消息来源报告称,美国每年约有90%的季节性流感相关死亡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

何时寻求紧急护理

你如何知道何时寻求流感的紧急护理?有几个迹象表明你需要立即去看医生。这些迹象包括:

  • 呼吸困难

  • 持续高烧,吃药不见好转

  • 呈现蓝色或灰色的肤色

  • 脱水(儿童的症状包括精神减少、尿布尿量减少或哭泣时流泪减少)

  • 胸部或腹部的疼痛或压力

  • 突然头晕

  • 意识模糊

  • 严重或持续呕吐

  • 癫痫发作

  • 看起来无精打采或昏昏欲睡、易怒或不想吃东西的婴儿

流感可以预防吗?

每年,制造商都会开发一种疫苗来预防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传播的病毒株。疾控中心建议六个月及以上的人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对高危人群来说甚至更重要。这些人不仅在保护自己免受流感的侵袭,也在保护自己免受可能导致住院的更严重并发症的侵袭。在某些情况下,流感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死亡。

例外包括那些对鸡和蛋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以及那些过去对疫苗有反应的人。此外,目前生病发烧的人应该等到感觉好些时再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