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女孩几杯奶茶引发糖尿病住进ICU,关于糖尿病,此文告诉你
大家对于还记近些年兴起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就是因为这个“奶茶”,广州29岁的林小姐出现口干腹痛头晕等症状,多脏器出现衰竭,确诊爆发型糖尿病送入ICU。
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据林女士自己交代自己这几天也没吃什么特别的食物,喝过糖水和功能饮料,没有糖尿病病史。但是我们在林女士的化验结果中得知,她的血糖值高达38.86mmol/L,远远高于正常值(非空腹时≤11.1mmol/L),同时林女士的血酮、血白细胞、pH值、剩余碱、乳酸、肌钙蛋白等指标均有严重异常,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知名英雄联盟电竞选手Uzi在2020年宣布了退役,其中退役的主要原因在于身体出现了症状,UZI本人发文表示去年体检的时候查出二型糖尿病,春季赛没打也是这个原因。春季赛UZI一直在家调养身体,并且一直都在吃药。但是直到现在身体没有得到任何改善,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打比赛了。最关键的是由于一直吃药导致UZI的精神状态也变得不太好,再加上手伤和腰伤,最终无奈选择退役。

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可以说是越来越多,民生视角报道全球有4.2亿多人患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 2017年中国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有1.144亿,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糖尿病的诊断率仅有30-40%,即每10个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4人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这也是我国糖尿病成为顽疾的一大原因啊。既然这么一个多发且常见的疾病,它到底是个什么病?他又有着怎样的临床表现呢?以及我们经常会遇到的误区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治疗和预防?

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我们从定义上不难发现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就是胰岛素的。

在我们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两种常见的类型,我们称之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详细的讲讲这两种类型的区别。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T1DM)是由于胰岛细胞破坏、绝对胰岛素不足引起的一种糖尿病,一般青少年期起病,发病时多食、多饮、多尿和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或者直接以酮症酸中毒的较重疾病状态发病。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身体能减低血糖的物质就是胰岛素,这个相比很多人都知道吧,因为很多糖尿病的患者需要打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正常,这个胰岛素在我们身体里有一个专门的地方生产它,这个地方就叫做胰岛,是我们胰腺的一个部位,就像台湾是我们中国的岛屿一样,胰岛也可以比喻为胰腺的一个岛屿,而这个胰岛就是负责分泌我的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主要原因在于胰岛不行了,胰岛它不好好干活,工作不积极了,这样一来生产的胰岛素就会变少,胰岛素一少就不能把我们身体里摄入的糖全部代谢掉,导致我们身体处于一种高血糖的状态。
暴发性1型糖尿病:起病最急,会突然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典型症状,以及类似急性胰腺炎的表现,比如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很多1型糖尿病的患者这个三多一少的症状非常明显,往往这种人又能吃又能喝还经常去厕所,但是即使这么吃喝,但就是不长肉,这对于想要减肥却减不掉的人是不是很羡慕啊,但对于这样事情还是少羡慕的为妙。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由于多发于成年,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该病由多种病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人体不能有效利用胰岛素,从而出现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在高血糖的体内环境中,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等都会发生病变,进而危害心脏、肾脏、眼睛等器官。
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病因,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这个和1型糖尿病很相似,都是胰岛细胞不好好干活了,导致胰岛素分泌的减少了,从而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而另一个机制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身体里分泌的胰岛素是够够的,但是我身体就是不用,就像守财奴一样,我有钱,我有很多钱,但是我就是不花。这个胰岛素抵抗也是这个意思,你分泌的胰岛素再多我也不用。这次这种情况太好治了。

下面我把这两者的区别总结下,请看下图

有关糖尿病的一些谣言
1、糖尿病是吃糖造成的:这是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身体内的血糖水平是通过自我调节实现的,大多数食物中的糖类会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最终转变为血糖,而血液中的血糖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来进行调节,糖尿病则是因为身体对血糖调节系统紊乱所以无法再继续保持平衡出现的。
2、糖尿病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这种说法更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起码1型糖尿病就是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另外2型糖尿病也在趋于年轻化,所以每个人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然后悔不及。


4、胰岛素让人上瘾: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十分惧怕打胰岛素,害怕一旦打上胰岛素就会一直用,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也不科学的,胰岛素只是我们自身原本就存在的一种激素,注射也只是因为治疗需要,即使长期注射也不可能出现成瘾反应,所谓会上瘾的说法完全是危言耸听。
5、血糖正常就能停药:血糖正常只能说明被暂时控制住了而不代表体内激素分泌已经恢复正常,如果盲目停药胰腺功能再次出现紊乱病情还会继续反复,所以我们自己一定不要盲目的停药,一定是要听医生的,医生说你可以停药了,这时方才可以停药,千万不要自作主张。
糖尿病的治疗
就医指征:1、体检发现血糖升高、尿糖阳性者;
2、已经出现上述“三多一少的症状或者疑似症状的人群;
3、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或者伴发症的患者;
4、反复发生低血糖症状者;原因不明的酸中毒、休克、昏迷、失水等;
5、反复发生感染者等;
6、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糖调节受损历史, 45岁以上,超重或肥胖;有1级亲属患有2型糖尿病;有妊娠糖尿病病史;患多襄卵巢综合征、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等。
下图是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般治疗: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鉴于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及年龄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但不论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不论病情轻重,都应进行饮食治疗,并尽量多地接受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必须调动患者本人和家属的积极性,方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糖尿病综合管理的5个要点(又称"五驾马车")包括:糖尿病教育、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这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共识了。这五驾马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了糖尿病你要听劝,另外你还要管住你的嘴,同时还要迈开你的腿,我的建议是少吃多动,再有就是你要定期检测你的血糖,以免及时的了解你血糖的情况,40岁以后,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在走下坡路,胰岛功能也不例外。因此进入40岁以后的这个年龄阶段,就需要特别注意生活习惯,经常查一下自身的血糖水平,防止患上糖尿病。最后就是药物治疗,关于药物治疗我不过多的进行详细的介绍,原因在于糖尿病的类型不同,所用药物也是不同的,所以药物的使用一定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方才服用,切不可自己诊断,自己治疗,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糖尿病的危害
最后讲危害的我是因为觉得能看到最后的人,很有可能是患有糖尿病的人,开始重视这个疾病了,看到这么些个危害,我相信更加会引起你的重视,提高信心战胜它。
糖尿病会引起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而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1、中枢神经病变会使脑的老化加快,引起老年性痴呆。,
2、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多脏器的功能调节,引起腹泻、便秘、胃轻瘫、心动过速、低血压、尿失禁、尿猪留、阳痿、对光反射异常、多汗或少汗等一系列复杂的病变。
3周围神经病变会使患者痛觉丧失,受伤或患部分疾病时无法及时发现,贻误病情。
4、,周围血管病变会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便肢体出现溃疡甚至坏死,最终不得不截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患者视力逐渐降低,直至失明。
5、糖尿病肾病会缓慢进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6、糖尿病对血管的影响还会使各种心脑血管病慢性病发生风险增加。
此外,血糖升高会使感染难以治愈,使伤口难以愈合,给很多疾病治疗造成困难。而糖尿病及治疗导致血糖过高或过低,也可直接引起患者死亡。



总结:糖尿病发病率是越来越高,离我们也越来越近,对于糖尿病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后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预防大于治疗,一定要重视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