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件事要注意,小心孩子肠胃功能损坏

文 / 快韵
2021-08-20 00:18

来源:生命时报

原标题:六件事伤了孩子的肠胃

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 吴 捷

记者 严立新

近日,《生物医学中心:胃肠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年龄、独立生活、长时间学校进餐、从未吃早餐、经常/每天吃冷食和吃腌制食品是导致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该研究分析了6976名来自陕西省8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年龄在7~17岁间的学生数据,结果显示,其中209名学生(约占3%)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具体表现为持续2个月以上、每月至少出现4天的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


结合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如寄宿、放养、娇惯等,不难看出,相当数量孩子的消化功能正饱受摧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吴捷说:“目前因反复腹痛到医院就诊的孩子比较多,有一半以上是3个月至少发作3次的慢性腹痛,其中90%~95%是由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者餐后饱胀、早饱等,但到医院做了很多检查(血液检测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测),甚至胃肠镜的检测结果均正常,并没有器质性疾病。吴捷介绍,婴幼儿到青少年阶段消化系统的发育还在不断成熟中,消化功能不足,即便是很小的原因也可能导致消化不良。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消化功能:儿童的消化液如胃液以及其中的消化酶均分泌不足,而且pH值偏高,导致消化能力减弱。


2.消化道结构:刚出生宝宝的胃是水平位,也就是食管和胃之间的夹角偏大,一旦进食不当,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反流等。


3.肠道菌群:3岁宝宝的肠道菌群数量可能会接近成人,但真正的功能成熟可能需要10岁左右才能达到成人水平,而他们的营养需求较大,可能导致胃肠负担较重,引起消化功能失衡。



除生理特点,吴捷表示,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1. 长时间在校吃饭。由于缺少家长看护,绝大多数孩子在食物选择上会比较随意,喜欢就多吃、不喜欢就不吃,或者直接选择高盐高脂的外卖,对消化道黏膜形成持续损伤,继而引发炎症。此外,同学之间相互打闹等也会使进餐过快,导致消化不良。


2. 不吃早餐。经常不吃早餐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引发胃病。另一方面,不吃早餐的孩子通常一日三餐也没有规律,长此以往,易造成消化道动力不足,引起恶心、腹胀等表现。


3. 经常吃冷食或腌制食品。冷食、腌制食品等强刺激食物会引起胃肠的过度收缩或蠕动,影响消化液的分泌,给孩子的消化道造成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慢性胃炎。


4. 情绪波动较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脑肠轴互动异常,也就是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间的相互影响。比如,压力、伤心、委屈、生气和被批评等不良心理因素,会引起消化道动力紊乱,继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吴捷强调,我国因心理因素导致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孩子特别多,家长需格外注意。


5. 食物不耐受或过敏。以乳糖不耐受为例,1~2岁前,孩子的食物主要是奶制品,此时体内乳糖酶数量和功能最强;但3~5岁后,乳糖酶数量和活性逐渐下降,再吃奶制品就会出现腹痛、腹胀、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另外,儿童食物过敏发生率也在逐年升高,中国儿童发病率最高可达8%;过去有食物过敏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腹痛腹胀等消化不良表现。


6. 便秘。肉类食物较多、纤维素摄入较少,容易使人便秘,从而引起腹胀、腹痛;反过来,腹胀和腹痛又会导致厌食和消化不良。


吴捷建议,呵护孩子的肠胃,需要均衡饮食结构、多吃蔬菜、多运动、多喝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少便秘等,特别是餐后半小时,孩子特别容易去排便,一定要鼓励孩子不能看手机,防止便秘;若已经发生便秘,可适当食用乳果糖和聚乙二醇等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孩子,可通过以下3点调理养护:


1.调整饮食习惯。规律进食、不偏食、尽量不吃高糖高盐高脂的食品,如碳酸饮料等,以及避免食用不耐受或过敏食物。


2.使用药物治疗。比如孩子感觉进餐时胃疼或餐后胃区疼痛等,可适当使用抑酸剂(抑制胃酸的药物);孩子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如恶心、早饱、餐后饱胀等,可吃些促进消化的药物,如消化酶、益生菌或中药制剂等。吴捷提醒,若使用抑酸剂或促消化药物1~2周后,孩子的症状仍没有好转,需及时就医。


3.尽量少吃易产气的食物。有些食物中含有的单糖、多聚糖等不易被人体吸收,但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会产生气体,引起腹痛、腹胀,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比如小麦、牛奶、豆制品、苹果、西瓜等。


吴捷提醒,家长日常要重视一些“报警”症状,如孩子出现黑便或大便带血,提示消化道出血;普通的消化不良一般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但孩子短时间内体重明显下降要引起注意;出现比较明显的贫血甚至水肿,可能由某些器质性疾病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