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小孩被虫子吸5天血,虫子取出还活着,带孩子外出要谨慎
春风送暖过后,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夏季,家长们又按捺不住带孩子出去玩耍了。鸟语花香,绿荫葱葱,大自然虽然美好,不过栖息在里面的小虫子不容忽视。
妈妈们可能觉得,小虫子就是苍蝇、蚊子、毛毛虫之类,但是还有一种更小的虫子,对孩子伤害很大,不小心被咬到,可就悲剧了。
五一的时候,两岁的肉肉(化名),高高兴兴地跟家长去森林公园游玩,当天回来并没有发现异常。只是偶尔觉得脖子特别痒痒,5天以后,舅舅跟孩子一起玩,才注意到孩子挠脖子的事情,舅舅仔细一看,原来是孩子后脑勺上“长”了个小肉球。
开始以为是疖子,但是用手一碰,舅舅倒吸了一口凉气,这“疖子”怎么还是活的?
后来家人带着孩子去医院救治,到了医院才发现这个“疖子”原来是蜱虫。
最开始的时候蜱虫只有小米粒那么大,吸了5天“营养美味的童子血”后,得到了充足的营养,野蛮生长,涨大了几十倍。已经比大米还大了。
因为虫子吸得太牢固了,医生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蜱虫连带着孩子后脑勺的一小块肉,给做手术切下来。取下来的时候,蜱虫还是活的,家长都被吓坏了。
不过好在发现得及时,孩子没有什么大碍。
虽然蜱虫只有小米粒大,但是“杀伤力极强”,家长要注意蜱虫学名壁虱,还有个学名叫“草扒子”,平时只有小米粒大,但是一旦找到吸血的宿主,就会疯长,能长到人的指甲盖大小。是个十足的小“吸血鬼”。
蜱虫多见于草丛、树林中,喜欢躲在树叶背面,最喜欢以动物或者人的血液为食,由于传染疾病,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被蜱虫吸血会引发中枢神经症
英国《独立报》曾报道过,一女子,被自家花园里被蜱虫叮咬的事件,该女子被叮咬后,出现了面部瘫痪、脸下垂并伴随剧烈头痛,其视力和语言能力均受到严重影响。
被确诊为贝尔氏麻痹症(面瘫),七个月后,她的语言能力丧失了。三年后,被确诊为莱姆病,“毒害”她的正是不如小米大的蜱虫。
蜱虫唾液中有种抗原,会导致瘙痒,继发感染。此外,蜱虫吸血会分泌毒素到机体,造成机体中枢神经症状。
▼蜱虫传播巴贝斯虫病,造成贫血
巴贝斯虫病就是通常所说的血液原虫病,蜱热。主要是寄生虫侵蚀、感染人或动物的红细胞,进而使红细胞发生大量溶解,造成多组织器官损伤。临床症状的主要表现是发热,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尿。如治疗不及时,最终威胁到生命。
▼森林脑炎,导致瘫痪
还有报道称,一名5岁小女孩被蜱虫叮咬后,不能说话走路,还好妈妈及时发现,把孩子送了医院,几天后,才恢复正常……
森林脑炎的诱发因素是森林脑炎病毒,感染了这种病毒,人或动物的神经系统就会被侵入,这是一种由蜱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一般的在症状表现为:发高烧,昏迷,瘫痪,脑膜束激等神经系统障碍。
遇到蜱虫不要慌,医生说要这样应对医生说,每年这个季节,都会遇到蜱虫伤人的事件,平均能有10例左右。
蜱虫是一种寄生虫,嘴上长有倒钩,这些倒钩能够牢牢地勾在人的皮肤上。这样虫子就能牢牢的附着在人的皮肤上,吸食人的血液,不掉下来。
直到虫子死亡,它的嘴还是会勾在皮肤上不松口。
如果发现被这种虫子叮咬,先不要惊慌,可以用酒精来处理,先将蜱虫“灌醉”(麻痹)。
绝对不可以用手把蜱虫抠出来,更不能把虫子直接拍死。这样不但不会把虫子从身上弄下来,还会造成蜱虫的部分组织留在皮肤里,继续释放毒素。严重引发脑炎等疾病,并有一定的生命危险。
医生提醒:蜱虫的活跃期是每年的5月到11月,夏天带孩子外出郊游,最好穿长衣长裤,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了,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