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无常!看“乖乖女”学霸拼命学习,父母却忧心忡忡!专家:青少年尤其要警惕这种病

文 / 微来可医
2021-03-31 00:34

“女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谢谢夏主任。”

上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双相情感障碍专病门诊,拿到女儿小美(化名)的检查报告,看到血药浓度在有效又可控的范围,想到治疗两周后女儿的变化——不再嗜睡,情绪波动明显下降,妈妈陈女士(化名)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看到小美恢复情况良好,她的主诊医生,市七医院精神五科主任、双相情感障碍专家夏泳非常感慨:“双相情感障碍诊治过程中,容易走很多弯路,延误病情。小美虽然也走了一点点弯路,但就诊相对还算早,及时识别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为后续治疗争取了时间。”

“学霸”女儿突然不爱学习了

变得贪吃嗜睡还易发脾气

小美读初三,个子高挑,长相甜美,成绩优异,是同学眼里的“学霸”,父母眼中的“乖乖女”。

大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小美变了,做任何事情提不起兴趣,没有动力,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发火。一开始,父母以为小美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情绪,并没有在意。

随着去年下半年期末考的临近,父母发现小美状态愈发“古怪”,偶尔会有状态好的时候,铆足了劲儿学习,但大部分时间,她做作业拖拖拉拉,对学习失去兴趣,整天瞌睡,脑袋像宕机一般,成绩一落千丈,但胃口却出奇地好,一个寒假体重增加了近10斤。

今年2月底,放完寒假开学,小美上了两天学就不愿去学校了,还经常和父母发生言语上的冲突。察觉到女儿的不对劲,父母带小美到附近一家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医生考虑为抑郁发作,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

没想到吃了一段时间药,小美情况更加严重,无法正常学习,脾气更大了,并且出现了自伤行为。父母惊慌失措,到处打听,找到夏泳主任。

夏泳安排小美做了生理和心理的完整评估,首先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完善心理评估后,发现小美的自杀评分、心境障碍评分很高,存在重度抑郁、中度焦虑

而在询问既往病史过程中,夏泳了解到,小美有过类似轻躁狂的发作,比如某段时间会突然表现出精力过于旺盛、胆子大想法多、花钱过于大手大脚等,综合评估,考虑小美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误诊

药物选择需慎中又慎

“双相情感障碍有两个最经典的表现,一是抑郁,二是躁狂。”夏泳介绍,小美就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双相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容易误诊,像小美初诊时误认为是单向抑郁,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病情反而加重,这是因为部分抗抑郁药物容易使起初表现为抑郁发作的双相障碍患者转向躁狂发作,使得患者焦虑更加明显,更加激惹,甚至出现自伤行为。

”夏泳提醒,年轻的抑郁障碍患者,更要警惕是否存在双相抑郁。

随后,夏泳为小美制定了集药物、物理、心理和运动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而在药物选择方面,尤其慎中又慎。

“家长对于孩子吃药这件事,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忧,这个也能理解,所以我们在选择药物时,要更加精准。”夏泳说,市七医院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推出基因检测服务,通过对患者的基因检测,从药物代谢和副反应的角度作为衡量,为患者选择最精准的治疗药物,避免盲目试错,减少副作用。同时,患者服药后还会同步做血药浓度的监测,确保血药浓度在合理有效的范围。此外,还会让患者戴上手环,随时监测运动、睡眠和心率,做到全程的跟踪和随访。

经过2周治疗,小美的食欲得到很好的控制,白天嗜睡情况明显好转,情绪也稳定了很多。复诊时,血药浓度也控制在有效合理范围内。

双相情感障碍“偏爱”青少年

早期识别很重要

夏泳介绍,双相情感障碍“偏爱”青少年,一半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发病,且15-19岁尤为集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动,再加之学习压力、家庭情感等生活事件的诱发,于是疾病更容易发作。”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夏泳表示,“双相障碍患者一段时间抑郁,一段时间躁狂,循环往复。越早识别、越早诊断、越早干预,获得的结局越好。”

据统计,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终身心境事件发作平均约为9次,一年内复发的概率为40%,5年内复发的概率则达到75%。

“早识别早治疗,能及时控制临床症状,尽早恢复社会功能,避免疾病的反复发作。一旦病情反复发作,容易进展为慢性化,复发的概率就会显著增高,预后就更难了。”夏泳坦言。

3月30日(周二)

杭州市七医院有双相情感障碍义诊活动

每年的3月30日是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将于本周二(明天)13:30-16:30举行“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义诊活动。

义诊地点: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三号门诊楼1楼

义诊内容:

1.双相情感障碍精准评估

2.双相情感障碍优化治疗方案

供稿 /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转载请注明“健康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