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烧就吃药,不吃蔬菜就是挑食?这些错误认知正在伤害你的身体

文 / 不为人知的健康小知识
2021-03-27 18:27

最近,成都有一家幼儿园火了。

不是因为教学方式,而是因为饮食方式——这家幼儿园给幼儿吃全素,绝不吃肉。

有些家长对此大加赞扬,在他们的认知里,全素代表多吃蔬菜,蔬菜代表绿色、健康,而荤腥则意味着各种疾病。

自己在家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让幼儿园给做了,这是多好的事情。

但问题在于,让小孩子多吃蔬菜不吃肉,真的对健康有好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可以先看下这本书中的说法——《我们为什么会生病》。

这不是什么专业的医学书籍,而是两位演化生物学家,从人类几百万年的进化历史出发,解释人类生病最底层的原因。

相信我,看了这本书,你对生病这件事的担忧和害怕会减少很多,更不会犯“逼小孩子多吃蔬菜”这种低级错误。

自然界的“军备竞赛”

如果说所有的生物都有使命,那有一个答案,肯定不会被落下——

传递基因。

任何生物在完成传递基因的使命之前,都会竭尽全力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否则这个物种就无法延续。

作为植物的一种,蔬菜当然也肩负了这个职责。

要知道,很多食草性动物都会吃蔬菜,但有些蔬菜的历史,比人类还长。

它们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最常见的策略,就是让自己变得有毒性,这样试图吃自己的动物中毒后,同类动物就不敢再吃了。

蘑菇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野外的蘑菇不能乱吃,会有中毒的风险。

事实上,绝大多数蘑菇都是有毒的,只不过很多蘑菇的毒性不够大,人类吃了没啥反应。或者是蘑菇的毒性不针对人类,但对其他动物有效。

回到吃蔬菜这件事上来,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小孩都不喜欢吃蔬菜,只喜欢吃肉。

我们称之为“挑食”。

但这种“挑食”背后的真相,可能让人大跌眼镜——

我们平常吃的各种蔬菜,为了保证自己能够有下一代传递下去,不被人或其他动物吃掉。因此自身进化出了有毒物质,每个蔬菜的毒素不同,但是目的是一样的。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疑惑,我们不是天天吃蔬菜吗?蔬菜怎么会有毒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植物会进化,我们人类也会进化。如果所有的蔬菜都因为有毒不能吃,那人类就少了一大块食物来源,对生存极其不利。

为了能够吃下这些有毒的蔬菜,人类也进化出了相应的“抗病毒基因”。

从此,蔬菜和人类形成了军备竞赛,一边是蔬菜不断提升毒性,另一边是人类不断增加对毒性的抵抗。

而小孩子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于蔬菜的毒性分解能力还没有形成。为了保护自己,小孩子出于身体的本能,是不会喜欢吃蔬菜的。

也就是说,小孩子不爱吃蔬菜,不是“挑食”,而是自保。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小时候觉得难吃的蔬菜,长大后反而爱吃了。

清楚这些之后,我们就明白,让幼儿园里的小孩子多吃蔬菜,是多么荒谬了。

如果你有朋友还在为小孩子挑食犯愁,这篇文章会帮她解除很多顾虑。

免疫力也能“伤人”

除了人与食物之间的军备竞赛,《我们为什么会生病》一书中还提到了人类疾病另一大来源:自身防御。

是的,你没有看错。

人类很多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为了防御——防御外部对身体的伤害。而这种防御,在我们看来就是疾病。

所以这类疾病与其称之为疾病,还不如叫警报系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烧。

我们发烧的时候身体是不好受的,头会很痛,所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快速退烧药,用来减轻病人的疼痛。

很多人一旦发烧第一反应就是吃药。但事实上,发烧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和病毒做斗争,很多入侵的病毒和细菌在高温环境下很难繁殖。

所以发烧的时候,也正是免疫系统同病毒搏斗最关键的时候。

要是在这时候吃了退烧药,就相当于把身体的警告系统消灭了,这样做体温是降下来了,但病毒就留在人体里,等待下一次爆发。

当然,也不是说退烧药不能吃,而是说在发烧初期,如果体温不高于38.5度,可以给免疫系统一定的时间,建议物理降温,这样不会伤害到免疫系统。

新冠病毒之所以能造成死亡,原理也是一样的。

当人的免疫系统发现新冠病毒后,很自然就要和它搏斗,但新冠病毒很顽强,并不会轻易就被人体免疫系统杀死。

于是免疫系统继续加大搏斗激烈程度,这个程度甚至大到人类无法承受的地步,最终造成死亡。

所以缓解新冠病毒的基本原理之一,就是想办法让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要对新冠病毒做出强烈反应。

这和大多数人的认知是截然相反的。我们身体的防疫系统既能保护人,也能伤害人。

曾经有人问过我,既然进化如此厉害,可以把一切不好的东西都进化掉,那为什么人类越进化,疾病的种类越多呢?这似乎不符合进化论嘛。

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很多疾病都可以归结为进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比如,难产就是典型的人类进化(头变大)带来的后遗症,很多看似“疾病”的现象,其实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优势。

说白了,“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妥协方案。”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从进化的角度看问题

这本书从根本上解释了我们疾病的来源,但阅读这本书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虽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足够我们重视一辈子了。)

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

就是但凡涉及到的人的思想、行为的问题,就要从人类进化几百万年的时间长度思考,这样才能得到根本答案。

拿吃饭这件事来说,书单君有个朋友每天只吃一顿饭就够了,大多数人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都是:你的胃受得了吗,是不是会坏掉?

这种担心很正常,很多人都认为吃的越多越有营养,对身体越好,肚子饿就等于胃受到伤害。

但是如果我们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就不会有这样的担心了。

要知道,人类从远古时代进化而来,物资极其匮乏,挨饿才是常态,吃饱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所以胃其实是习惯长时间挨饿,而不习惯长时间吃饱的状态的。

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做过一项关于血管衰老的研究,研究发现,在食物摄入量较低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β-羟丁酸的分子,这种分子有减缓血管系统细胞老化的作用。

所以,适度饥饿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

再比如,每个人每天都会有情绪。但是产生这种情绪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事情。

拿个具体的场景来说,如果今天我迟到了,我很生气,难道迟到是我生气的原因吗?

并不是。

如果迟到是生气的原因,那么每个人迟到都应该生气,可是事实显然不是。

要理解情绪是怎么产生的,我们依然要延续“为什么会生病”这个思路,从进化的角度出发才行。

换句话说,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几百万年的进化角度出发,找到答案。

生气是愤怒的一种比较隐晦的表现,而人为什么会愤怒呢?

因为哺乳动物在面对威胁的时候,通常会有两种反应:战斗或逃跑。

如果预计我能战胜当前威胁,那么我选择战斗模式;如果预计我不能战胜当前威胁,我就选择逃跑模式。

战斗模式衍生出了愤怒情绪,因为愤怒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点爆发,有助于我们战胜当前威胁。

而逃跑模式衍生了害怕情绪,因为害怕可以让我们尽量减少对手对我们的注意力,并且为逃跑做准备。

而上班迟到这件事,足以让我们受到损失,而受到损失这件事,就很自然启动了古老的愤怒情绪的衍生:生气。

所以,你生气不是因为迟到,而是因为“认为迟到这件事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想想看,对情绪的理解是不是和对疾病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类的进化只有一个目的,基因传递

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解释人类大部分的行为和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