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注意!孩子不爱吃饭爱生病?答案可能都藏在舌头上

文 / 育儿智慧经验
2021-03-26 09:13

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文/图

3月的天气多变而反复,就像儿科门诊大厅里家长的心情。

“上周末放风筝回来,就又感冒了。”

“孩子喘了几个月了,愁得我天天掉头发。”

“这次体检身高体重还是不达标,可他就是不好好吃饭。”

这一连串让家长们皱眉头的问题,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郭彦荣大夫的诊室里,往往只需要患儿扮个“鬼脸”,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大咖名片】

郭彦荣,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河南省首届青苗人才,师从于全国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国家级儿科专家赵坤教授及史纪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并善于运用中医药调理小儿反复发热、咳嗽、腹泻、便秘、鼻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等体质。

【疑惑】孩子不爱吃饭爱生病?舌头上面写着答案

3月25日上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络绎不绝。

“来,跟我学,啊......”在郭彦荣的诊室里,每个来问诊的孩子都要张大嘴巴再吐个舌头——这当然不是小家伙们的“鬼脸”大赛,而是能够帮助诊断病情的方式。

“舌头中间凹陷,舌苔有剥落,这是典型的‘地图舌’,说明脾胃阴虚”,郭彦荣一边观察一边问道,“最近孩子是不是晚上睡觉不安稳,白天胃口不好?”患儿家长连连点头。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很多时候,大夫从孩子的舌苔上就能发现疾病的信号。郭彦荣解释道,“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柔软、活动自如,而且没有口臭的,舌体呈淡红色,舌苔薄而白。如果舌苔白、厚、滑,说明体质寒湿;舌苔黄、厚、腻,则反映的是湿热体质。”

脾虚,在儿科门诊中,这是经常被提及的关键词。孩子免疫力低下,反复生病,多数与脾虚有关。郭彦荣指出,生活中判断孩子是否脾虚,除了观察舌苔,还可以看这些方面:

1.看脸色,脸色发黄,鼻根发青;

2.看胃口,挑食、厌食、积食便秘;

3.看体质,免疫力‬‬低,易感冒;

4.看个头,身高体重不达标;

5.看睡眠,磨牙、睡姿凌乱、流口水、露眼(眼睛‬‬闭不紧)、夜里睡觉‬‬出汗多;

6.看咽喉,出现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等易‬‬上火的情况。

【反馈】一服药就见成效?中医药的“真香定律”

“我太难了!”诊室里,5岁的深深发出“灵魂”呐喊。

自打入春以来,小家伙就反复咳嗽、流鼻涕,几乎每周都要去一次医院,经检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

深深是一个油炸食品资深爱好者,当被告知最近要少吃炸鸡腿,还要多吃自己不喜欢的蔬菜时,小家伙不免有些难以接受,但下一秒就欣然接受了建议,“我听郭阿姨的”。

原来,深深也算是郭彦荣的“老病号”了,半年前因为扁桃体发炎,通过中药调理恢复得很快,这让从前害怕去医院的他,对面前这位白衣服的“郭阿姨”建立了信任。

现在就连很多小朋友不容易接受的草药,对他而言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深深爸爸说道。

在我们很多人的固有认知里,中医药往往约等于“见效慢”。这样的说法靠谱吗?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0多年来,郭彦荣见证了很多足以反驳这一说法的例子。

给儿童看病,能不开药就不开药;用药时,最重要的就是“少而精”。这是郭彦荣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她指出,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只要明确原因,对症下药,效果多是立竿见影的。

“昨天睡前喝了一服药,夜里就没有喘鸣声了,孩子已经很久没有睡得这么安稳了。”手机屏幕亮起,有家长发来了微信消息,“真的没想到,中药原来见效这么快,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确实神奇!”

看到孩子们恢复健康,同时也让大家通过亲身经历消除了不必要的成见,这令郭彦荣感到开心,而她最乐意看到的,则是通过中医药调理后,孩子去医院的频率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好。

【支招】春天让娃长得好,首先做好这件事

“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郭彦荣指出,春天是孩子身体的“黄金生长期”,生长速度是秋冬季的2至2.5倍,在这一时期增强体质对孩子日后的生长发育大有助益。

“我们总觉得吃得饱才能长得好,其实对于脾虚的孩子来说,吃太饱反而给身体增加了负担,不利于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在郭彦荣看来,这时候在“吃”上,可以给孩子稍“欠”着点儿,更要注意减少进食油腻、生冷的食物。

想要孩子长得快长得好,前提是少生病、不生病 ,而健脾是关键所在。对此,郭彦荣推荐了食疗方“三清汤”,山楂、麦芽、鸡内金煮水,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加少许太子参、白术,孩子喝后有助于强健脾胃,扶助正气,身体免疫力自然就会增强。

此外,郭彦荣还推荐了一个运动小处方——跳绳,“上下的弹跳运动有助于身体阳气的生发,促进生长发育。”她表示,帮助孩子增强体质,不一定要多复杂的方式,简单有效就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