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娃得糖尿病进ICU!好好的娃怎么就得了糖尿病?

文 / 健康知识科普速递
2021-03-26 00:19

糖尿病,在大众印象里是一种“富贵病”、“老年病”。大多数人感觉糖尿病离自己很远。但实际上,糖尿病年轻化的时代早已悄然降临。

据统计,2010 年 18~49 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 13.2%,而 2017 年同人群患病率已达 17.5%,几乎每5个人就有1~2个糖尿病患者。

“我还年轻,怎么会得这种病”这类借口已经无法用来安慰自己了。

而且未成年儿童也可能得糖尿病。

前不久,深圳就出现了一位年仅2岁的糖尿病患者。患者还因为情况危急,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妙妙”(化名)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但去年年末她开始变得安静。以往爱挑食的她变得饭量很大。很喜欢喝水,还尿了好几次床。

妙妙的家长还以为妙妙只是玩累了,并没有在意。可没想到,妙妙变得精神萎靡,呼吸困难。

正常人的血糖值在4到6.1之间。而妙妙被送往医院急诊时血糖已经高达28。

尽管妙妙脱离了生命危险,如今也已经出院,但她一生都将与胰岛素为伴。

糖尿病是怎么来的?

糖尿病是怎么发生的?这还要从血糖讲起。

糖是细胞力量的源泉,细胞很难直接吸收糖分,这就需要胰岛素来帮忙了。

如果细胞已经吸收了足够多的糖分,即便有胰岛素,这些糖分也不会被细胞吸收。这部分多出来的糖分会被肝脏转化成脂肪。

肝脏的转化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大量的糖分在血液里堆积,会损害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糖尿病就此产生了。

怎样让孩子避免糖尿病?

糖尿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

其患者会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

如果孩子总是口渴、多尿,原本有挑食的习惯突然变得饭量大增,但饭吃得多体重却不见长,那家长们一定要当心了!

一般来讲,只要正确引导孩子的饮食,就能防止糖尿病发生。如果孩子肥胖,或者家族有糖尿病遗传史,那家长们更要注意了。

那么,家长们要怎样引导孩子的生活习惯呢?

首先,平衡膳食很重要。热量摄入不能过量,不能让孩子吃太多吃高糖、高脂肪的食品,比如果汁、奶茶、蛋糕等。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比如定时定量饮食、敦促孩子养成吃饭细嚼慢咽的习惯。这些良好的就餐习惯可以减轻人体消化系统的负担,从而让孩子更健康。

最后,体育锻炼同样重要。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体育锻炼,游泳、跑步、快走等均可。经常锻炼会使身体强壮、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