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管好心血管,年轻人管好嘴,小朋友管好眼睛,管好身体,过牛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张冰清 通讯员 陈晓华 王家铃 方序 童小仙 应晓燕 陈燕萍
春节小长假马上要到了,过年不仅要过得开心,最关键地是还要过得健康。
中老年人要留意自己的心血管;年轻人要关心的肠胃,切忌暴饮暴食;小朋友们玩耍时,则要小心异物入口。
牛年春节,饮食、睡眠、出行上注意什么?要怎么关爱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我们特意整理了一份健康过大年的攻略,送给大家。
视觉中国供图
中老年患者要管牢自己的心脑血管
每年春节,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利宏都会接诊一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去年春节,因为疫情,多数人都在家里,不出去,没有运动,在家的时候又是吃吃喝喝,容易摄入很多高胆固醇食物,还有人因为无聊,可能会喝酒、抽烟。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血管里的斑块破裂和急性血栓形成,引发心梗、心绞痛的发生。”去年年初二,王利宏就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在家突发心梗,被救护车送往医院,“他在家有胸闷的情况,但想着疫情严重,又不想去医院,就这么拖了一个两小时,最终还是叫了120 。幸亏情况没那么紧急,我们给他做了支架手术,没有生命危险。”
今年春节, 因为疫情,居家的多, 王利宏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适量运动,饮食清淡,规律用药,不过多摄入盐分,不烟酒刺激,“如果出现胸闷、胸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家长一定要管住小朋友的嘴
一老一小是家庭里最需要关注的。儿科专家提醒,寒假是不少疾病高发的时节,爸妈要时刻绷紧“健康”这根弦。
要说寒假最让家长担心的行为,玩游戏一定能列入前三名。浙大二院儿科冯建华主任提醒,过度玩游戏不仅会损伤视力、影响学业,还可能诱发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小儿抽动症。
他曾接诊过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子,假期里父母外出上班,男孩就窝在家里打游戏,每天平均玩8个小时以上。这样连续10几天后,一天晚上男孩突然清起嗓子,一开始只是咕噜咕噜的声音,后来竟像一条小狗一样狂吠起来,身体也随之扭动,爸爸妈妈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最后被诊断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
每年寒暑假,浙大二院儿科都会接诊不少抽动症患儿,大都是过量玩游戏、接触电子产品诱发的。
冯建华解释,对于轻症的孩子来说,只要注意休息、放松精神、饮食清淡,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症状即可减轻、消失。
除了玩,小朋友们在假期里还有管住嘴。
疫情期间,浙大二院儿科程海英副主任医师接诊许多小胖子,“爸爸妈妈闲在家里没事干,天天做好吃的,孩子每天被投喂,又不能外出活动,胖个五斤、十斤的不在话下。”
这个寒假,孩子们不能到处乱跑,她担心开学后又会迎来一个小胖子高潮。
程海英建议,寒假期间孩子要保证每天2~3小时的户外运动,如果不方便去公园、景区、野外等场所,至少也要在小区里跑跑步、打打球。
“特别是阳光好的白天,一定要到户外晒太阳、做运动,现在很多孩子普遍维生素D缺乏。户外运动不仅能避免儿童肥胖,对心肺功能、保护视力、陶冶情操都大有裨益。”
长途出行的,要避开这个“炸弹”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熊高云也结合平时的临床经验,给出几个温馨实用的建议,让大家避免“节日病”。
“过热的食物和辣椒会刺激咽喉,烟酒还会加重对黏膜的刺激,过年时要注意适量而行,否则这样的刺激久了,会诱发急性咽喉炎。”
除此之外,每年春节,也是食道、气管异物的高发期。食管内异物是耳鼻咽喉常见的急诊之一。常见的食管内异物多为顽皮的小孩将硬币、小玩具等放入口中,在玩耍中,不慎误吞入食管; 成年人由于饮食过急或进食时精神不集中使鱼刺、鸡骨、肉骨、枣核等被误咽入食管;老年人尤其是神经反射迟钝的患者,咀嚼不全,食物不易嚼碎,勉强吞下,又因假牙过松,口内感觉迟钝,而发生食管异物。
“发生食管异物后,应停止进食,尽早到医院就诊,及时将异物取出。许多人被鱼刺卡住后,常津津乐道于这些土办法:喝醋或吞米饭、馒头等方法,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熊高云主任建议。
如果春节期间,有安排长途出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朱越锋则提醒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血管安全。“长时间坐车、开车,如果保持一个姿势,腿脚不运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流淤滞,很容易出现血栓。每年春节长假期间,总有人因为长途出行,脚腿部出现血栓,前来就诊。血栓脱落严重的可能导致肺栓塞,危及生命。”
朱越锋说避免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多喝水多运动。比如,坐车、乘飞机的时候,每间隔半小时就活动一下脚踝,也可以做做脚背弯曲的动作,这些运动可以促进小腿肌肉的收缩,缓解静脉淤滞的程度,加快静脉血液回流速度,预防血栓形成。另外,还要多喝水,因为车厢等密闭空间中,都开着空调,空气很干燥,人体在这种环境下容易脱水,血液粘稠度就高,多喝水可以减少因为脱水造成的血液浓缩粘滞度升高。
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