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肺炎,必须用抗生素?怎么护理可以少遭罪?

文 / 医知袋鼠
2021-01-12 18:19

一遇上降温,娃娃们就可能“倒下”一片。

最近,很多妈妈咨询关于肺炎的问题:

我家孩子咳嗽总不好,尤其是晚上会加重,这样下去会不会咳成肺炎啊?

似乎每到冬季,都要经历一次肺炎,孩子遭罪,大人闹心,怎么预防才好?

……

说到儿童肺炎,千万不可小觑,它可是号称“被遗忘的儿童杀手”!WHO 数据显示,全球 5% 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是由于肺炎球菌引起的。

今天袋鼠麻麻分享一些相关知识,希望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肺炎,并做好预防护理工作,让宝宝少遭罪。

1、肺炎不是咳出来的

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说:

我家孩子一直咳,都快咳成肺炎了。

要么就是:

孩子发烧总反复,会不会烧成肺炎?

其实,肺炎不是咳出来的,也不是发烧引起的。咳嗽、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而不是病因。

导致肺炎的原因,主要为病原体感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或其他因素,如吸入异物或过敏反应等。

想要初步判断宝宝是肺炎还是普通感冒,家长可以在宝宝相对安静、不发烧的状态下,数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胸部的一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最好记录完整1分钟的呼吸次数来评估。

根据 WHO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儿童呼吸急促的标准如下:

如果宝宝呼吸频率接近或者超过以上数值,就要警惕是不是肺炎了,最好去医院排查一下。

此外,肺炎患者大多会有呼吸困难症状,如反复呛奶、呼吸声粗大、憋气、鼻翼翕动等,重症肺炎患儿还会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2、治疗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我们知道,抗生素不能滥用。

如果肺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应该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而病毒性感染的肺炎,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用了抗生素也白搭,完全起不到治疗效果。

因此,治疗前一定要明确病因,千万不要擅自盲目用药。

3、做好预防,这个疫苗要安排

想要宝宝远离肺炎带来的伤害,日常要勤洗手、多通风、疾病高发季少去人群密集场所,还要注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当户外运动,以提高抵抗力。

当然,为了给宝宝多一层保护,建议接种疫苗。

初生至2岁间的宝宝,是感染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高危群体,13价肺炎疫苗属于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能有效刺激婴幼儿产生抗体。

目前,13价肺炎疫苗有进口和国产2种,它们保护效力近似,接种年龄范围有区别:国产疫苗适用于6周龄-5岁;进口疫苗适用于6周龄-15月龄。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接种疫苗不代表100%就不得肺炎。因为肺炎链球菌有90多个血清型,而13价肺炎疫苗能预防13种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此外,除了肺炎链球菌,病毒、支原体、其他细菌等也可以引起肺炎。

4、家庭护理,做好这几点

肺炎属于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一般治疗周期长、易复发,正确的护理,可以减轻宝宝的痛苦,帮助孩子早日康复。

建议:

1)保持空气流通,远离二手烟

如果家有肺炎患儿,家长不要在室内抽烟,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保证睡眠质量,清淡饮食

患病期间,宝宝抵抗力较弱,建议卧床休息,营造良好的室内氛围,保证孩子睡眠质量;饮食要营养均衡宜清淡,尽量不要选择油炸、辛辣、高糖高脂食物。

3)少量多次饮水

肺炎患儿易发烧,呼吸道分泌物也会增多,除了配合使用退热药物,随时监测体温变化外,建议少量多次饮水,以保证足量的液体摄入,缓解不适。

袋鼠麻麻有话说:

错误的治疗和护理,会让宝宝承受更多痛苦,如果怀疑宝宝是肺炎,一定要及时明确病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