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个子男生没人要?关于长高不得不说的事……

文 / 欧姐时尚达人
2020-11-22 09:33

女生到底有多在乎男生的身高?

作为一个儿童教育教师,我应该跟大家说,身高不是最重要的,人品、责任、性格等内在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试图谆谆善诱)

然而在一条『女生真的不喜欢矮的男生吗?』的知乎问答下面,排在第一条的最高2.5万赞的回答是:

女生是真的不喜欢。

扎心了老铁……

我在热门搜索框里搜“身高”关键词,下面出现了非常多的相关问答。

一一浏览了下面的回答和结合身边女性朋友的态度,对于很多女性朋友来说,在选择另一半时,对身高要求的比重确实会明显高于颜值。

175的女生想找180+

165的女生想找180+

160的女生想找180+

150的女生……虽然不太敢说出来,但内心里觉得180+的也挺不错的。

而在一些男性心中,不可否认的,对自身身高不够的问题也会存在一定自卑心理。

@某网友

我净身高165。

我相亲遇到的女孩百分之六七十都喜欢高的。

然后,这些女孩还劝我要自信,说身高没那么重要,总有一天会遇到不介意我身高的。

然后她们去找个子高的去了。

▲赞同457 446条评论

看来现在年轻人真的对身高问题还是挺在意的,杰小奥也发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现在的小孩普遍比我们过去相同年龄时越来越高了。

根据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截至2012年,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7.1cm,女性为155.8cm。

而据最近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新研究数据显示:

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5. 7cm,全球排名65,在亚洲中国排名仅次于黎巴嫩、土耳其、以色列和格鲁吉亚。

中国女性平均身高也是东亚第一,以163.5cm超过韩国的163.2cm。(请告诉我拖后腿的人不是我一个……)

仔细想一想其实这项数据也蛮真实的。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以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都长了不少。

也难怪有位网友评论到:

“有时候挺羡慕晚出生的人,普遍现在的小孩一代比一代高啊……”

成人身高基本固定很难改变,我们结婚人群更是不在意了(猥琐发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不管是未来发展亲密关系,还是监督身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身高都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那么,您知道您的孩子到底长多高才算达标吗?

孩子的身高达标了吗

下面是2020最新版1-12岁儿童身高标准,建议家长们收藏!

身高测量方法

每次给宝宝测量身高前,要先脱去帽子和鞋袜,测量时间最好选在上午。

3岁以下的宝宝可以选择卧位测量,将宝宝放在硬板上,让宝宝的膝盖伸直并拢,测量从头顶到脚底的长度。

3岁以上的宝宝直接立位测量就可以了。

孩子长高的关键时期

每个孩子的成长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可能会造成同年龄段的身高差异较大。

但是说起孩子长高的关键时期,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婴幼儿期

这个阶段生长及其迅速,是一生中最快的时期。

出生后第1年生长可达25cm左右,第2年能长约10-12cm,第3年平均还能长8cm左右。

这3年就可以增高约45cm。

青春期

女孩通常10-12岁开始,男孩12-14岁开始,身高会出现青春期突增,年增长速度可以达到每年7-8cm,快的可以达到10-12cm。

成熟期

当身体开始分泌性激素,男孩大约14-15岁、女孩在12-14

岁开始,长高的周期就进入了倒计时。

随着性激素的不断释放,骨头生长通道被“封死”,长高的空间基本消失。

除了这三个黄金时期,孩子的生长发育还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实:

5月,是一年中孩子生长速度最快的月份,一年长高高度的60%-80%都集中在这个月。

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阳光充足,气温适宜,孩子可以多进行室外活动,进而有助于帮助身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促进体内钙质的吸收。

孩子身高究竟随爸还是随妈

随……随机。

根据目前的一些研究,父母对子女身高的遗传影响是差不多的

大约有70%来自于遗传,35%来自爸爸,35%来自妈妈,还有30%是后天努力空间。

过去说“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以后妈妈们再也不用单独背这个锅。

3个好习惯,让孩子长高高

给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让生长激素正常分泌,更利于孩子在遗传范围内正常的成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

绝对不能让孩子熬夜!

人脑中下丘脑-垂体组织会分泌促进发育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呈现间断的脉冲式分泌。

睡后1小时分泌达最高峰,分泌量是1天总量的一半以上,所以建议孩子最好晚上10点前进入深睡眠。

进行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每天坚持打篮球、跳绳、摸高等跳跃伸展性运动,有利于保持骨细胞的活力,让孩子更快成长,同时可预防骨骺线过早闭合。

均衡饮食不可少

家长们总喜欢让孩子吃饱一点,然而长久地吃得过饱反而会增加肥胖。

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营养均衡、荤素搭配,重视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最后,你家孩子身高达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