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孩问:人为什么要活着?听完医生诊断,妈妈还恼怒:她就是装的!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邹芸 谢晨
“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要活着?”
13岁的晓倩(化名)坐在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心理咨询师万燕医生面前,问着自己常常思考的问题,而生活中,没有人理解关心她在想什么。
视觉中国
晓倩是个小姑娘,长得文静秀气,但是看到她左手臂上的疤痕,实在有些触目惊心,“心里难过的时候就用刀划自己。晚上睡不着觉,就自己哭。”
两天前,晓倩在家心情难受,不知从哪里找来了“硼砂水”,喝了两大口,被家人赶紧送到了医院。
“孩子有抑郁症,已经一年了!”当听到医生的诊断,晓倩的父母似乎还不太相信:这么小的孩子,能有抑郁症?
晓倩自幼父母离异,和母亲生活,是个聪明、独立、喜欢思考的女孩,平时爱好阅读文学作品。
进入初中后,一方面学习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与新同学关系不融洽,导致晓倩情绪变得更加低落,整天闷闷不乐,脑子反应慢。
然而晓倩的妈妈对此不太相信,“小孩子有啥好抑郁的,她就是装的,故意不想(从抑郁症里)出来!”
正是家长的忽视,不注重孩子心理健康,母女之间相互不理解,常常起冲突,晓倩多次割手腕,服用有毒药物,甚至在医院住院期间还藏有危险物品。
如何让小女孩重新打开心扉,建立起对生的渴望?
“我觉得,人活着是为了家人,为了梦想。” 对于晓倩的疑惑,万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女孩听后陷入了沉默地思考,许久之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在给晓倩做心理咨询治疗的时候,万燕先从她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她关心的东西就是我关心的东西,听她说她自己思考的问题和答案,我说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关键就是多沟通。”
万燕说,在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转变观念——小孩子已经长大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增强,独立意识高涨,已经开始不断思考人生了,但是他们此刻的想法不成熟还偏激。
因此,多倾听,多交流,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孩子一起度过这段懵懂迷茫的阶段。
视觉中国
新闻+
如何帮助孩子度过懵懂迷茫的阶段,树兰(杭州)医院精神卫生科李旭娟副主任给出这些建议
孩子出现厌学、自伤行为要及时到医院就医,不能简单认为孩子是青春期的情绪问题,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警惕 季节性抑郁症
目前季节变换,天气变冷,每年秋末冬初都是季节性抑郁症的高发期,要特别关注孩子这段时间的情绪变化。
沟通 注意情绪
家长不要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否则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要会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平等地与孩子交流。
允许 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家长 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