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脾虚脾寒”的小方子!送给父母亲,让孩子不拉稀、吃得香
(本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学习,文中方剂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儿科学》 、《中华药海》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跟你聊聊,如何应对小孩子脾寒、消化不良,容易拉稀的事情。
我以前在农村工作的时候,常看见当地的赤脚医生用下面这方法——
准备中药吴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研成细末,然后每次用药1.5克,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敷在脐部,用纱布来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这个方法对谁有效呢?就是脾虚受寒的小孩子。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我记得在当时,有一户人家,姓王,生条件一般。他们家后来得一个男孩,全家人乐坏了。可是这个孩子自从生下来,就比一般的孩子矮小,吃饭也不好,面色偏萎黄,很瘦,看上去就没多少精神。饮食上看,吃得不多,大便有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成形,稀拉拉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六岁那年,有一回,孩子的爸爸带他出去,结果穿少了,回来以后就发烧。后来,感冒很快好了,可孩子却动不动腹痛、腹泻、肠鸣。这一折腾,孩子更虚弱了,小脸蜡黄蜡黄的。
孩子全家都很着急。孩子妈和孩子爸大吵一架。
后来,我们那里一个赤脚医生就过去了。他听到孩子的状况,立刻就用了前面我说的,吴茱萸、丁香、花椒的配伍外敷。结果,当天晚上,孩子不闹了,说肚子不那么疼了,第二天就没有腹泻。前后一共外敷了一个多礼拜,小孩子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再后来,这个赤脚医生嘱咐他们给孩子有健脾益气的成药,算作善后。
后来,这个孩子据说长得可棒了。
我当时就问,这办法从哪儿来的。赤脚医生告诉我,那还能从哪儿来?当然是书上来的。后来,我果然在一九八三年版《中医儿科学》教材上,赫然看到了这个外治法,列在这本书第51页上。我觉得很惭愧,怪自己当初学习不用心、不仔细。
这里头什么道理啊?你看这三味药就知道了。
吴茱萸,它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入肝、胃二经。它善于散寒,对腹脘冷痛,虚寒泄泻者有效。《本草汇言》就说:“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者,……吴茱萸皆可治之”。
丁香,它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性味辛温,入脾经、胃经和肾经,能温中散寒,温补脾肾,行气止痛,缓解腹痛。《开宝本草》明言其可以“温脾胃”。
胡椒,它是胡椒科植物胡椒的种子,性味辛、大温,入胃经和大肠经。善于温中下气,治疗畏寒冷痛、虚寒腹泻。《唐本草》说它“除脏腑中风冷”。
因此,总地来说,这三味药配合外敷,可以有效地健脾、温脾、散寒、行气、止痛。这就对小儿脾胃虚寒的腹泻有疗效。具体说,就是下面这两种——
一是小儿脾虚,常常便溏腹泻。表现就是大便稀溏,多是饭后排便,大便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反复发作。这是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所致。
二就是小儿中焦受寒。这类孩子,可能平时身体素质就不算太好,偶尔受寒,寒邪直中脾胃,导致反复腹泻、肠鸣、疼痛、大便十分清稀,很臭,大便里头还可能有很多泡沫,舌苔白腻。
当然,上面这两种,有时候并非截然分开,常常是混合在一起。这个时候,用吴茱萸、丁香、花椒的配位外用调治,就比较科学。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三味药,性味辛温,对皮肤可能产生一些刺激。所以,小孩子皮肤如果容易过敏,或者有其他的皮肤病、伤口,要禁用。用量不能过大,1.5克足矣。如果有皮肤刺激不良反应,要停用。太小的孩子,不要用。
另外,有些孩子的脾胃不好,并非是源于虚寒,而是源于湿热、伤食,甚至脾肾阳虚。这个时候,用吴茱萸、胡椒、丁香的办法就不对了。所以说,任何方法,都不要想当然的应用。非专业人士,应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辩证应用。切切!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就说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