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攒肚”时会出现这些症状,妈妈不用太担心,娃很健康

文 / 育儿秘籍
2020-03-24 16:26

文|秘籍君

我家宝宝在3个月大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6天不拉大便的情况。当时作为新手妈妈,心里自然是万分着急的,担心宝宝出现便秘,太难受又说不出来。后来,经过我认真的查资料、咨询医生、观察宝宝的状态,才终于得出宝宝是“攒肚”而非“便秘”,这一颗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下来。之后,宝宝再一连几天出现不拉大便的情况,我就比较淡定了。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新手妈妈忍不住向我“取经’,宝宝连续几天不拉便便,怎么区分是“便秘”还是“攒肚”?毕竟两者有一个共同表现,就是连续几天不拉大便。其实,如果宝宝是“攒肚”,会出现这些症状,妈妈不用太担心,说明娃很健康。

宝宝连续半个星期或者一个星期不拉大便,但是只要拉大便,就是黄色软便

随着宝宝身体的发育,胃容量慢慢增大,吃进去的食物变多,身体产生的食物残渣变多,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攒,就会形成我们所说的“大便”。可以说,宝宝攒肚是身体发育的一个里程碑,是宝宝发育正常的表现。只不过宝宝的攒肚,一开始容易被父母认为是便秘。其实,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区分宝宝攒肚,还是便秘的方法,就是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拉出的大便颜色和形状。

宝宝连续半个星期或者一个星期不拉大便,但是只要拉大便,就是黄色软便,颜色很健康,就说明宝宝是在攒肚,长时间不拉大便,也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宝宝很健康。

宝宝每天的进食量正常,精神状态也很不错

其实,看上去相似的攒肚和便秘,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当宝宝攒肚时,他除了拉大便的次数减少,其他生理反应不会有明显异常。他每天的进食量是正常的,精神状态也会很不错,并没有出现莫名的烦躁、哭闹,或者食欲不佳的问题。如果宝宝不健康,出现便秘,宝宝的表现则完全不同。他经常在有便意的时候有痛苦的神色,而且每天的进食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家里宝宝连续几天不拉便便,妈妈不要着急陷入恐慌当中,仔细观察,还是能分清楚孩子是便秘还是攒肚的。

宝宝攒肚大多是在2-3个月的宝宝身上发生。宝妈可以通过宝宝的情绪、大便颜色、体重增长、进食量等方面判定宝宝是不是真的只是攒肚,然后再选择要不要采用方法治疗。如果宝妈遇到宝宝连续几天不大便,自己又拿不准是攒肚还是便秘,也可以求助医生。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