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反复发热、咳嗽20多天不见好,医生蛛丝马迹牵出“性病”

文 / 湖南医聊
2020-03-17 16:13

今年2月中旬,尚在新冠疫情期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呼吸二区曾小春副主任医师接诊了一名远道而来的特殊患儿丁丁(化名)。

丁丁今年10岁,瘦瘦小小的,反反复复发热咳嗽20多天了,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时好时坏。

他父亲非常着急,就带着丁丁来到了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曾小春医生仔细地查看丁丁,发现丁丁左侧颈部有一个肿大的淋巴结,稍有触痛。

而且奇怪的是,丁丁的口腔里居然可以见到很多白色乳凝状物,这是一种真菌感染,俗称“鹅口疮”、“雪口病”

一般是小婴儿抵抗力差、口腔不方便清洁才容易患的病,在10岁的孩子已经非常少见了;难道丁丁有免疫缺陷病?

曾小春医生又反复详细地询问病史,但因为丁丁父亲长期在外工作,对于孩子的情况是一问三不知,也否认家里人有特殊病史。

住院后孩子还是反复高热,丁丁父亲也表现出不理解、不配合。

其实儿童反复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结核等,时值疫情期间,还要排除新冠病毒肺炎。

因为家属提供病史有限,医生们只有根据住院后的检查结果探得一些蛛丝马迹:丁丁多次血常规均提示淋巴细胞明显降低、血小板下降;胸部CT提示支气管肺炎、左上肺叶不张;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结核检测均阴性,免疫球蛋白也正常。

(肺部CT示左上节段性肺不张)

医生们讨论分析:丁丁反复发热、淋巴细胞明显降低、有肺不张表现,需警惕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可能。

决定进一步完善淋巴细胞亚群及HIV抗体检测,并准备行支气管镜检查了解肺部情况。

住院第三天,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出来了:T淋巴细胞严重下降,其中CD4T细胞数极低、几乎为0,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

同时,检验科报告危急值:HIV抗体阳性可能,建议立即抽血送医院检验科及市疾控中心复核。

至此初步考虑艾滋病可能。

当天上午,潘俊秀副主任医师为丁丁行支气管镜检查

镜下发现左上叶支气管开口处可见一新生物填塞,约半个黄豆大小,遂钳取该新生物组织行病理检查,同时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后来结果提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灌洗液显微镜下发现马尔尼菲青霉菌

(显微镜下可见丝状真菌-马尔尼菲青霉菌)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特殊的真菌,常常提示艾滋病或其它免疫缺陷病!

很快,检验科复核报告也出来了:复查HIV抗体仍为阳性!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异常结果都印证了医生们的判断:原来丁丁真的感染了艾滋病,且合并了马尔尼菲青霉菌性肺炎、真菌感染性口腔炎

这是儿童呼吸二区自2009年开科以来发现的第一例儿童艾滋病。

那么丁丁是如何感染的呢?

医生将丁丁的检查结果告知其父亲并再三追问病史,他父亲才吞吞吐吐地说出来:是丁丁母亲患了病,一直在吃药治疗;其他的就不愿意多说了。

丁丁确诊后,就联系转传染病医院专科治疗了。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对人体危害非常大!

而儿童艾滋病往往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因此对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结肿大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染者,一定要反复追问家庭成员健康情况,同时仔细查看血常规,看淋巴细胞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淋巴细胞低,则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及HIV抗体检测明确诊断。

艾滋病主要通过体液、血液、母婴传播,一般的接触、说话是不会传染的,所以不要歧视这些可怜的孩子,要帮助他们共抗疾病!

儿童HIV感染大多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传播,如果HIV感染孕产妇不实施干预措施,15-25%婴儿在妊娠期、分娩期感染,母乳喂养儿有5-20%的可能性感染。

感染儿童如果不治疗,1年内死亡30%,2年内死亡50%!

所以成年人一定要洁身自好、避免HIV感染。

如果不幸感染,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治疗、备孕、产检及分娩等,接受专业咨询及指导,以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从而降低儿童HIV感染率。

(编辑Rainbow。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吴州丽 唐迎元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