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承受之重:1.5万名儿科医生被迫逃亡,9000万家庭退无可退

文 / 医学江湖
2020-03-11 08:09
生命力很奇怪,它熊熊燃烧的时候,你不敢去直视它,你会绕着走。恰恰是那火烧成灰,灰里吐火星的时候,你反而注意到它。也许生长在人心最底层的善良与怜悯,才是真正的生命力。走到生命尽头时,真正打动你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不放弃,病人的不放弃;医生的不放弃;家属的不放弃……哪怕最后,是不好的结果。——《人间世》总导演周全

在医院工作的这些年,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每回经过儿科不管白天还是深夜,那一定是患者最多的地方。

  • 我们科室建立到现在的4年里辞职了4个医生
  • 隔壁科室只有两个名额,却有6个人来报名
  • 我们科室明明有8个名额,却只有1个人来报名

这是《人间世》第81集中,ICU儿科主任朱晓东的感叹,只言片语中,一个更可怕的现实暴露出来:

比孩子看病更加困难的,是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朱晓东话音刚落,又一位儿科医生辞职了。

01

和朱晓东一样,ICU儿科主治医师朱月钮在这个科室已经坚守了12年。朱月钮说:「进了ICU,没有一个孩子的病情是轻描淡写的,都是重症。

朱医生的一番话,也说出了医生存在的意义:死神手里抢人。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和其他科室相比,儿科医生面对来自家属的压力更高。病房外的困扰一点不比病房内少。

幸好,同一个科室里,还有沉稳干练的同事,老张。

老张医术精湛,能力出众,在患者和同事口中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只是,这个与朱月钮搭档了十年的老张,还有一个星期就要走了。

老张为什么会走?

本科毕业,论文数量少,在这所医院一眼看到未来,这些都是逼迫老张不得不走的原因。

一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

老张的离开,不是个例,而是整个儿科的普遍现象。

朱晓东说:我们的痛,就是儿科医生没人当。

02

在医学界,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这句话不无道理,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病痛,往往又要在短时间内弄清病症所在,这对每一个儿科医生而言都是一个大考。

根据《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记载,截至2018年1月9日,中国有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医生占51%。

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的纽带,更是牵动着几代人的心。因此,儿科医生的关注度往往更高,缺口更大,医患关系也格外严重。

孩子说不舒服,父母就提心吊胆责问医生,甚至拳脚相加;吊点滴孩子哭了,一个耳光说不定就甩到护士脸上...

  • 2017年10月30日,湖北一新生儿在被抢救31小时后死亡,家属拒绝检查并一口咬定是医院的责任,持刀追砍医务人员并砸烂整个儿科诊室。
  • 2016年,山东儿科医生李宝华被患儿家属砍伤。在身中27刀,头部12刀后不治身亡。

让人难以释怀的是,被砍死前,李宝华刚刚结束自己16个小时的夜班。还没来得及合眼,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哪怕没有被患者砍,他们也不一定是安全的。

2017年末,流感大爆发使得医院儿科成为「重灾区」。2018年1月9日,天津海河医院儿科医生全部病倒,儿科不得不停诊。

2018年1月27日凌晨,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医生郭佳丽,一夜诊疗67个孩子后脑血管破裂送医救治,另一位值班医生陈龙因连轴转感染脑炎,一夜忙碌后晕倒。

03

在提倡8小时工作制的今天,大部分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

如此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导致很多人都觉得医生的收入非常可观,但事实是:

有76%的儿科医生工资在5000元以下,其中有有一半人工资不足3000元。

高薪、体面、社会地位高...这些我们原以为的待遇,他们一个没有。

2017年的《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中介绍,最近3年,中国儿科医师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比10.7%。当前中国儿科医生总数约10万人,却要服务2.6亿0-14岁儿童,平均每2000名儿童才能拥有1名儿科医生。

作为唯一一个有能力管理ICU的医生,朱月钮每天要兼顾整个科室的病人。这些病人和其他科室不同,都是孩子,却又都是重症。

为了这些孩子,她忙到没时间喝水、吃饭、上厕所...

她对得起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孩子,却唯独亏欠了自己的孩子。

10岁的女儿腿受伤,不能上学,她却只能将孩子安顿在值班室。

女儿成绩下降,朱月钮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教育她,她苦笑着:「一边是翻江倒海的生死,一边是女儿一去不返的童年。」

她没有选择的机会,因为自己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她能做的,就是给家里的阿姨打个电话,嘱咐她多做点好吃的给女儿。

除此之外,她再也做不了其他的。

这不是朱医生的常态,而是所有医生和儿科医生的常态。

04

除了上面这些,儿科诊室还存在着一个特殊的问题,就是定位偏差

在一些儿科专家看来,虽然都叫急诊,但儿科急诊和成人急诊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儿科急诊除了担负和成人急诊一样的抢救等功能外,在普通门诊夜间关闭时,急诊仍承担门诊的职能。

这样的设置也直接导致了夜间患者数量的居高不下,纵使有些患者的情况完全不能称之为「急」。

「其实我们接诊的很多病例,严格意义上并不是急诊的范畴。」一位儿科医生介绍,往往孩子出现发烧、头痛、过敏等症状,家长都会很紧张,从而不分时间地选择急诊。

于是,我们在新闻上经常能够看到:

上海各个医院的儿科,平均排队4小时;

深圳某医院,儿科医生一天接诊300个患儿,是普通门诊工作量的3倍

...

在这看不到前路却工作量饱和间,我们却还是能够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你没时间回家,关我屁事;

我也是担心孩子才冲动打了医生的;

他们收入那么高,这点苦应该能吃的吧;

...

一字一句,句句诛心。

在一次次的心灰意冷间,在一次次的不被理解后,在一次次的冷嘲热讽中,医生们退无可退。

于是,转行、辞职、跳槽成为了无数儿科医生的常态。儿科医生大逃离的背后,将是那9000万无路可退的家庭。

05

没有哪个做父母的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这是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这也导致孩子生病后,往往「急」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父母们的心。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父母脑海中只有三个字:去医院

但是,就像上文所说的,儿科急诊中很多病例完全不是急诊的范畴,家长们仅仅是因为担忧便直接冲去急诊。下面这些问题,希望每一个为人父母的都能明白:

❶ 细菌、病毒往往都是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医院属于人流密集区域,生病时的孩子往往处于免疫力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去医院,很容易交叉感染。因此,在孩子出现不适后,我们要区分出孩子到底是生病了还是其他问题,再决定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

❷ 腹泻,在很多孩子身上经常出现,尤其是夏秋季节。一般孩子腹泻后,只需要观察其精神状态、及时补充水分即可。

❸ 还有一些儿科疾病其实去不去医院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典型的就是肠绞痛。这既不影响孩子的成长发育,做检查时又查不出任何异样。

❹ 一些自限性疾病也没有太大必要去医院,自限性疾病就是不吃药也能好的病,如感冒。哪怕去了医院,医生也只能开点感冒药。有在门诊排队的时间,说不定孩子的感冒都已经好了。、

Dr.X说

儿科医生不会消失,但和儿科医生一样,所有医生最怕的是「心凉」。只希望每个人,都能给医生一份善意、尊重和理解。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