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33天,这三种家庭在慢慢被废掉

文 / 娇娇妈
2020-02-27 00:14

疫情过去30多天了,有句话在网络上很流行,“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让我们看到了世间百态。”

在这30多天里,发生了很多事…

有的家庭共患难的感情油然而生,家庭更加稳固和睦。

有的家庭,婚姻走到了尽头,就等着民政局开门,换证。

有的孩子深知时间和生命的重要,珍惜自己宅在家的日子,

而有的孩子,有的家庭在虚度自己的假期和人生……

娇妈觉得,这场疫情在考验我们的不仅是控制病毒的能力,还有我们和另一半的亲密关系,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家庭。

疫情下,也可以说疫情的导火索,让这三种家庭在慢慢被废掉。

宅在家的时间里,彼此相处时间多了,指责,挑毛病也似乎就多了。

有个作家说过,婚姻生活者,半睁眼半闭眼的生活也。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男女,如果眼睛睁得太久,或用照妖镜照得太久,恐怕连上帝身上都能挑出毛病。

的确,世界上不吵架的夫妻,娇妈觉得那才是不正常的。

而有的家庭越吵感情越好,有的家庭却成了吵架的战场,互相伤害着。

不幸的婚姻,大多都在互相指责,互相抱怨。

而遇事指责不和睦的家庭,一定是那个会被慢慢废掉的必败家庭……

宅在家的日子里,尤其家里还有个“神兽”孩子在家,说真的,我们每个人都很累。

前几天闺蜜打来电话抱怨,跟老公吵架了,经过一番吐槽之后,我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老公因为疫情宅在家,不是刷手机看剧,就是开视频会议,要不就是看漫画书,要不就是在沙发上葛优躺刷微博……

孩子似乎每天成了他眼中的透明物种,可以完全被他忽略。

而我闺蜜一边给“神兽”儿子准备一天的学习安排,检查作业,和每日打卡的网课…

一边还要准备一家三口的一日三餐外加宵夜,还要面对自己在家办公后,要完成的每日工作。

一肚子委屈积压着,在一个晚饭后因为刷碗的事成了争吵的导火索,俩人引发了互相指责,都委屈着自己才是家里最累的那个人。

想想我们每个人活得都很不容易,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贴着很累的标签,没有人觉得自己是轻松的。

而在婚姻里,我们都觉得自己是那个家里付出最多,最累的那个人,反正一定比对方多就对了。

如果说婚姻是一束玫瑰,那指责便是刺儿。

娇妈可以深刻理解闺蜜的心情,因为我也有过同感。

指责的人会越说越来气,越指责越会委屈,痛苦和愤怒。

被指责的一方,更觉得委屈和伤心,对婚姻,对另一半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先选择争吵,互相指责,再来就是说狠话,再到沉默,最后到逃避。

很多婚姻也就此走到了尽头。

我们哪一方都不肯认怂,就想听到,看到,对方理解自己,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红尘作伴的两个人,如果都不能看到对方的艰辛,那么又会有谁来心疼彼此呢?

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换位思考,该认怂就认怂。

认怂和先闭嘴,并不是你想的就是忍气吞声,甚至窝囊。而是爱一个人,爱一个家最大的表现。

说一句“你辛苦了,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与付出”或是“最近我忽视了你和孩子,抱歉”可以化解很多争吵与指责,娇妈认为这并不是认怂。

疫情下,夫妻间一下子多了很多相处的时间,也让很多彼此的瑕疵暴露出来了,婚姻中的问题,很多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如果你坚持,“你不让,我就不退”的原则,硬碰硬的互相指责,或是绝不低头冷处理谁也不搭理谁,蓄势待发地迎接下一次更大的争吵,

那家庭的裂痕就会越来越深,最后压垮我们的婚姻。

林肯说过:“亲人不睦家必败。

亚当斯说:健康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使你感到现在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我们在经历疫情的30多天里,深刻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据分析,这次的疫情,专挑不健康、免疫力差的人下手。

张文宏教授说过,真正把这个病毒清除出去的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

冀连梅老师也曾说过,最好的药物,其实就是自身的免疫力。

而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且规律的作息时间,就是我们战胜病毒强有力的武器。

但有的家庭恰好就忽视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娇妈一个朋友家就是这样,现在疫情都在家办公,孩子也延长了假期在家。她们家显然昼夜颠倒了,一天我快中午了给她打电话,她居然还在睡觉…..

后来才知道她家每天晚上12点多还在看剧,大人这样,孩子自然也变成了晚睡小孩。

导致的直接结果一家人一天两顿饭,早饭省了,作息时间也变成了黑白颠倒。健康的饮食,良好的健康作息都没有了,何谈免疫力的提高。

而且如果我们的生物钟被这样打乱了,在该休息睡觉的时候我们醒着,就会影响我们身体褪黑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长高。

我们的DNA就会容易受到伤害,我们也容易受癌症的侵害,会阻碍最有效的激素分泌,从而破坏身体修复。就算你睡够了睡眠时长,也没用。

在疫情中慢慢没有了健康作息,健康生活方式的家庭,又怎么能有好的体魄去面对挑战与未来。

就像高尔基说的,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三位一体的人。

对于家庭也是,如果没有了健康何谈家的兴旺。

假期延长了,不懂得沉淀,不静心的家庭,浮躁的生活态度,学习态度,就像病毒一样也会传染,还会传染给孩子,让他们经受磨难。

就像刷手机这事,我们光看见了孩子玩手机无度,不静心看书,你给的书单一个没读,手机倒是每天刷。

有没有想过,很大一部分父母在家就是这样做的,没事就举着手机刷,刷,刷。

孩子是我们的复印件,原件就是这样,你还指望复印件又能有怎样的改变吗?

看过这样一句话:“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子,你就先做什么样的父母。”

疫情里宅在家的时间,真的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自己的瑕疵被无限放大出来。

但换个角度其实也是好事,可以让我们短期内看到我们自己作为原件的不足,及时遏制于萌芽。

教育起于家庭,榜样的力量,对孩子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杨绛先生是娇妈非常敬重的学者。

她曾说,自己是受父母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

后来对女儿钱瑗,也从不训示。女儿看见自己和爸爸嗜读,也猴儿学人,照模照样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道。

以身作则、由内养外。不功利、不浮躁,看上去非常朴素,但是却格外鲜活,杨绛先生就是这样。

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属性。孩子在其中成长,就会形成带有烙印的特性。而所有的一切,都与父母的“示范”息息相关。

娇妈觉得一个家庭如果有沉淀和静心的气质,孩子的未来就已经打下了最稳固的基础。

父母的沉淀,父母的静心,不浮躁,潜移默化的灌输,都是以身示范的培养,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疫情下的这些天,让我们看到了被放大的自己,让我们看到了被放大了的家庭百态。

遇事指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浮躁的家庭在慢慢被废掉。

而卢梭说过,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温床,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坏风气毒害的最好良剂。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这需要我们全家一起的努力,娇妈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