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这些问题爸妈应该早点知道-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文 / 小米熊儿童医院
2019-12-18 08:55

前段时间,电影《少年的你》热度高居不下。

很多人表示走出电影院那刻,恍如隔世。

电影的片段一遍遍在脑海中闪过,倔强无助的陈念,嚣张可怖的魏莱,让人心疼的小北,还有一群冷眼旁观的看客,都让我们忍不住流泪,憎恶。

剧情让观众陷入深思的同时,更引起了人们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反响。

No.1

家庭——孩子心理健康的起跑线

《少年的你》讲述的是临近高考的高三校园学生欺凌的故事。

主人公陈念,来自单亲家庭,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家庭原因或多或少给陈念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了她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的性格,以至于在学校里受到校园暴力,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式。

刘北川,也是由于家庭因素,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障碍,没有完成学业,在街头当小混混,生活在深灰底层的泥泞里。相同的年纪过着不同的生活,直到遇到陈念,才给了他希望。

魏莱,陈念的同班同学,曾在剧中说“有半年没有和家人说过话了”,足以说明魏莱的家庭并不幸福,这导致了她的心理扭曲,最终在校园里上演了校园欺凌事件,导致丧命。

仔细一看,这几个孩子的心理,都曾出现了一些障碍,而这一切,可能都来源于不幸福的家庭

但他们的父母却没有发现,没有人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心理学家表示,生活在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重复暴露在充满矛盾、要求总是不一致的环境中,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削弱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产生恐惧、抑郁、愤怒的感觉。

No.2

童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

“他只是个孩子”已经是一句被吐槽到烂的借口——

无故打人,奶奶说:他还小,不懂控制自己;

无法安静时刻都在闹腾,爷爷说:他还没长大;

完全没有同情心,姥姥说:长大点就好了。

有些时候被借口掩盖下的是:孩子心理健康其实已经出现问题。

熊孩子闹腾不听话、没有同情心甚至无故打人,这些“小孩的问题”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很多时候,中国家长就是打骂了事,甚至只是口头批评而已;全然忽视背后真正的原因。

事实上,童年时期的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甚至伴随一生。

研究发现,有些成年人的心理疾病起源于儿童时期,约20%的儿童心理障碍可持续至成年,影响成年后社会适应、婚姻、人际交往、就业乃至人格发展,严重者可演化为成人精神障碍

所以,儿童的心理健康非常关键,而且整个人的健康应该从儿童的健康抓起,儿童的健康要从心理健康抓起。

正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所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作为父母,我们理应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No.3

心理障碍——孩子健康的“隐性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20%的儿童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患病率约是成人的2倍

一般来说,凡是导致儿童的认知能力(就是学习能力)、情绪和行为这些适应社会的能力跟正常标准不一样的,很可能都有心理上的问题。

儿童的情绪障碍并不会像成人那样典型,且他们通常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所以当家长和老师发现孩子不对劲时,往往意味着其情绪障碍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地步。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识别儿童是否有心理障碍呢?

副主任医师、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心理门诊缪虹主任表示,可以从以下几种行为来判断:

01

多动

孩子的心理行为会反射在行动上,比如,有些孩子多动,喜欢跑动、爬上爬下、小动作频繁、很少安静、且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难集中。

这些行为对孩子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工作影响很大。

02

焦虑

焦虑是指没有任何身体原因却突然心情烦躁,这多是由于对于某事或某物感到恐惧所致。

一般来说,容易感到焦虑的儿童常是缺乏自信心,并且对于外界过于敏感,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害怕受到嘲笑。

03

恐怖

恐怖是指儿童对于某些事物产生害怕逃避的心理,比如怕黑。

有时候孩子也会对于一些没有危险的东西产生恐怖的情绪,感到极度的不安全感,试图退缩和躲藏自己。

04

失眠

失眠是指孩子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容易出现梦中惊醒、大声哭闹和梦游的现象,这常常导致孩子白天没有精神,无精打采。

05

攻击性

孩子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比如打砸物品、与别人充满敌意,挖苦甚至殴打别人。

06

人际关系差

孩子交流存在障碍,不喜欢和他人合作,不会分享,对别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

与父母、老师的关系也很恶劣,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或者是不希望进行交流沟通,与身边的环境格格不入。

此外,孩子上网成瘾、负面情绪过多、做事有“强迫症”等,都和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行为,应尽早引起关注。

早期识别,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让孩子尽快回归快乐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