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了,还是晚了!2个幼儿,一死一活…这悲剧为每个家庭敲响警钟
不到半岁的孩子
因为家长的疏忽就没得了
看到孩子爸哭得伤心的样子
我都差点忍不住
如果家里的人学过急救方法……
如果早点打120……
如果孩子还能坚持一下……
”
这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理教学秘书「刘朗」的一条朋友圈。
谈及这一场急救,他叹了叹气:“回来之后心里确实太难受,所以才发了这段话,这孩子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是来自刘朗的讲述——
悲剧就发生在今年10月,那天,我们接到一通急救电话。
上午9点,一位年轻妈妈给宝宝喂完奶后,便将其交给家里老人照顾,然后跟着丈夫外出办事。
宝宝睡着了,老人将宝宝放到卧室床上平躺着,就去厨房忙碌了。
到了上午11点,本该按时醒来的宝宝,却一直没动静。
老人觉得不对劲,去卧室一看,宝宝脸色不对,怎么叫也叫不醒,顿时便慌了神!哭着给宝宝爸爸打电话。宝宝爸爸赶紧拨打120,说宝宝可能呛奶了。
接到电话后,我们立即出发前往。
在路上,我想先用电话指导家属,抓紧时间给宝宝做海姆立克急救和心肺复苏。
因为不管120再怎么快,过去都是需要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啊!
可我打过去才得知,爸爸还在回家路上,并不在宝宝身边。
我心里一阵慌乱,赶紧要了家里老人的电话打过去,结果是空号!宝爸情急之下发错了电话号码!
等宝爸将正确的电话号码发过来时,我们已经到了宝宝家楼下,但又被门禁拦住了!
我顿时心急如焚,时间就是生命啊!宝宝还命悬一线,还在等着我们啊!
这时,正好有住户下楼,门禁打开了!我们赶紧往宝宝家里冲,等看到床上的宝宝时,我心里当即凉了一半。
宝宝平躺在床上,脸色瓦灰,被子还被家长盖得好好的……我们赶紧先将宝宝被呛的奶拍了出来,然后立即实施抢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气管内给药……我们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我们想多给宝宝一些机会。
抢救一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尽了全力,可还是无能为力,宝宝再也没有醒过来。
抢救过程中,宝宝的爸爸妈妈和家里老人,就一直跪在卧室门口,哭喊着:
宝宝,妈妈(爸爸)回来了,你快起来啦。
宝宝,别睡了,妈妈(爸爸)回来了……
可是,再多的懊悔、眼泪,都无法再挽回宝宝的生命。我看着宝宝那像睡着了的小脸盘,我这个30多岁的男人真的忍不住。
这个宝宝还不到半岁啊!晚了,还是晚了……
如果家属学过急救法、如果能早点拨打120、如果拨打120的是宝宝身边的家属、如果能够在路上电话指导家属,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先将奶拍出来、如果我们没有被门禁阻挡,到得再快一些……
或许这个宝宝还有希望。
刘朗痛心地说到,我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看着这样幼小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真的太难受了。
提醒:在孩子能够自己翻身前,喂了奶或进食后,不能马上平躺和睡觉。
“其实,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我的女儿身上,还好当时我在家。”刘朗现在想起,还有些后怕。
我的宝宝当时刚10个月大。
那天晚上,我爸正在给宝宝喂蔬菜稀饭,里面加了特地剁得很碎、煮得很软的莴笋,按理说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便坐在一旁看新闻。
突然,宝宝那边没声了,我抬头一看,坏了!宝宝脸已经涨得通红,一定是气道被异物卡住了!
我赶紧把宝宝抱过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
反复几次后,卡在宝宝气道的异物被吐了出来,我一看,是一个无法煮软的莴笋头部切成的颗粒。
刘朗说到:“幸好当时我在家,如果我不在,我女儿可能也救不回来了。我爸他们也不会海姆立克急救法,我拍宝宝的时候,他还在一旁叫我轻点拍,哎……”
我国每年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名,2~5岁的孩子最易被异物呛到气道。
一旦孩子被噎到缺氧,后果很严重,而且让人措手不及。
缺氧10秒钟就会丧失意识;
缺氧30秒钟就会产生抽搐;
缺氧1分钟以上呼吸就会停止;
超过3分钟就会导致脑细胞水肿;
超过4分钟,就会对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抢救被卡住的孩子,就是在和死神赛跑。
我们常用的做法,要么就是直接用手拍他的后背,想着能把异物拍出来,要么是用手去抠,看能不能抠出来。
实际上,这些方法用处都不大,也都是严重的误区。
最有效的方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从发明至今,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万生命。
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正确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被挽救的生命将会越来越多。
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后,不管异物有没有排出,都需及时将宝宝送往医院检查,以免在操作过程中或者异物,对宝宝进行的二次伤害。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宝宝呼吸困难越来越严重,也要及时将宝宝送到就近的医院救治。
“海姆立克急救法光知道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正确掌握。”刘朗表示,如果大家担心自己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掌握得还不够正确,可以前往当地的红十字会进行学习。
刘朗说到:“我平时也会在成都红十字会授课,前段时间有个刚学完的家长,就正确运用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将被糖卡住的孩子救了回来。所以正确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真的能救命!”
学会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希望你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
转发给你身边的人!
本文为「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原创,未经授权禁止全文或部分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028) 6998 2578
本文审稿:
项涛,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在长达近20余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全面,扎实,过硬,对急诊常见病,多发病有着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疾病的诊治,对急诊领域的各种危重病抢救,有着较深的造诣。在院前急救,急诊科管理,危重病监护,急诊教学科研等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
张建辉,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四川省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工作17年,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手术操作技术,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疑难危重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处理经验,特别擅长耳显微外科和耳内镜外科、内镜下鼻颅底手术、头颈肿瘤切除与修复技术和鼾症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