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身高促进的小秘密,省中医院“六一”儿童生长发育讲座(义诊)正在报名中!

文 / 下沙发布
2019-05-25 19:16

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宝妈宝爸的朋友圈里又将是各种宝宝的大晒场!然而孩子的身高问题,却也一直困扰着家长们,如何才能突破桎梏,让孩子长得更高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跟党的十九大报告判断一致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人对身高的需求度空前提高。不同的社会职业、成年后的婚恋等都对身高提出了现实需求,因此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及身高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

根据2014年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儿童青少年的身高是衡量体质健康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客观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生存坏境和综合国力。

孩子的成年身高对其就业、择偶有重要影响,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矮人一头。但研究显示,有70%的孩子因为后天的因素无法达到父母的遗传身高,这些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终身的遗憾。

我的孩子是晚长吗?

医学上所谓的“晚长”是指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但绝大多数青春发育前的矮小,往往都是“真正的矮小”。“晚长”的孩子多见于男孩,青春期发育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迟3-5年,父母一方往往有青春期发育延迟的病史,骨龄相应落后,青春发育后其最终身高正常。判断孩子属不属于晚长,一定要到专科门诊综合评估,不要由于“父母觉得晚长”,而延误了治疗时机,留下遗憾。

专家温馨提醒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5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矮小呢?

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排队一直排在前几名,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几年裤子不用换,那就需要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了。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的环境下,儿童身高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正常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1.88SD)或低于2个标准差(-2SD)以上。

增高小贴士

-01-

首先,要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给孩子定点、定时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度。

测量身高时应注意:

一天内身高的变化是晨起最高,睡前最低,一般早上要比晚上高1-2cm,所以要注意要同一时间(固定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测量工具、同一人测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误差。

-02-

其次,对于矮小的或性早熟的孩子,建议家长每半年测一次骨龄,以了解孩子的生长空间。

-03-

睡眠:建议学龄期孩子最好于21:00-22:00入睡,并保证睡眠9-10个小时

运动:可以选择跳绳,打篮球,羽毛球等弹跳的运动,每天40-50分钟

饮食:家长应该注重孩子饮食搭配的合理性和均衡性,注意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摄入,少食油炸食物或甜食,西式快餐,碳酸饮料等,避免肥胖

心理:上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要习惯在睡前批评孩子。

活动详情

1.孩子长期坐在班级第一排

2.比同龄人矮半个头

3.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

4.生长期一年以上不用换衣服鞋子

5.孩子有性早熟困扰

6.对孩子身高有一定要求及期望值的家长

如家长发现以上问题,建议带上孩子。参加此次活动

讲座时间:

(院内讲座安排)

义诊活动:

(院内讲座安排)

活动形式

1、为报名参加身高促进义诊的孩子免费问诊;

2、提供十个免费拍骨龄的名额

(根据签到顺序,给予前十个达到矮小标准的小朋友免费测骨龄)

报名方式

微信扫一扫或手机编辑短信

“孩子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高/体重+联系电话”

发送至18017310611

或直接致电18017310611报名(微信同号)

义诊内容

1.专业测量身高体重

2.绘制生长曲线图

3.预测孩子成年终身高

4.看骨龄片,看激发报告

5.解答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制订科学成长方案

参加须知

1.请需要参加活动的家长即日起开始报名;

2.活动当天,请提前到达

专家简介

王远照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 儿科 主任

研究方向:对小儿生长发育、性早熟、小儿哮喘、肺炎、儿科急诊抢救、新生儿疾病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要成果:在儿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多项课题。其中课题“新生儿尿表皮生长因子在判断胎儿成熟度中的价值”以及“可卡因对新生兔重要脏器损害的研究”经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

门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周六全天(下沙院区)

蒋向东

副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 儿科 副主任

研究方向:对小儿生长发育、性早熟、新生儿疾病、小儿肾脏(急性肾炎、难治性肾病、血尿、遗尿症等)小儿呼吸、哮喘病等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主要成果:在儿科常见病、疑难病诊治及危重急症抢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