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免疫周:认识肺炎球菌 关爱儿童未来
儿童的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关系到儿童健康的预防接种工作也一直是我国公共卫生和免疫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本就较弱的婴幼儿而言,细菌和病毒很容易“乘虚而入”,引发婴幼儿相关疾病,如肺炎球菌疾病、手足口病、水痘等。
在2019年世界免疫周期间,屡屡致命并引发家长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婴幼儿肺炎球菌再次成为焦点话题。日前,本报就当前我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的状况,预防免疫等热点话题专访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合作中心主任戴耀华教授。戴耀华再次呼吁社会各界认识婴幼儿肺炎球菌疾病的危害,共同关爱儿童和未来。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合作中心主任 戴耀华教授
据戴耀华教授介绍,在疾控系统的积极推进下,我国在婴幼儿疾病控制领域已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作为临床儿童保健科的医生,对此有着切身感受。
例如,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在计划免疫的积极推进下有了巨大下降。在1992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抗原的阳性率在9.67%;通过将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到2014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抗原阳性率在0.32%。这对于我国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通过长期的计划免疫,我国已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同时,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膜炎等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大大下降。这些都极大降低了我国儿童的死亡率,推进了儿童健康水平的提升,是疾病控制领域的伟大成就。
不可掉以轻心:
肺炎球菌依然是婴幼儿致命威胁
我国针对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降低儿童死亡率,提升儿童健康水平的角度,应提升对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关注,具体而言,应关注婴幼儿肺炎的防控。事实上,在我国目前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严重的疾病是肺炎,占5岁以下儿童死因的第二位,仅次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致死率。而在5岁以下儿童中,肺炎对1~11月龄儿童所造成的危害更大。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布中国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调查报告,肺炎占据1~11个月儿童死亡原因的46.8%。在重症肺炎中,由肺炎球菌感染的肺炎占比约为50%,在致死性肺炎中占比更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5%的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及83%的肺炎球菌脑膜炎发生在2岁以内。肺炎球菌疾病导致我国儿童的死亡人数在全球排第六位,仅次于印度、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有所不同的是,儿童肺炎尤其是肺炎球菌感染是可以通过预防手段积极干预的,可以作为疾控与儿科领域工作的切入点。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儿童肺炎球菌疾病抗生素耐药现象也快速发展。亚太耐药监测网显示,2012年,我国肺炎球菌多重耐药比例(大于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达83.3%;2014年北京儿童医院小于14岁的住院患儿中,肺炎球菌对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比例高达92.9%。抗生素耐药的严重后果,不仅是使个体治疗的效果大大降低,治疗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如果抗生素耐药菌传播开来,人类可能面对无药可用的困难局面,这是抗生素耐药现象最为严重的后果,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进应用疫苗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
“极高度优先”疫苗背后的忧思
鉴于肺炎球菌疾病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与之相对应的是,日常一些耳熟能详的疾病,例如乙型脑炎、流感、水痘等却被列为“高度优先”或“中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这也体现出世界卫生组织对防控肺炎球菌疾病的重视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2019年发布了两次针对肺炎球菌疾病的立场文件。在2019年的立场文件中,明确提示了应用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后,不仅降低了婴幼儿相关血清型引发的肺炎球菌感染,同时观察到了其间接保护作用——与这些接种疫苗的儿童一起生活的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肺炎球菌性感染也有所降低。
在这一立场文件中同时强调,应尽早在6周龄开始应用疫苗预防侵袭性疾病,在接种完3针基础免疫程序后,在6月龄母传抗体消失前,建立起针对肺炎球菌的免疫屏障,预防疾病发生。同时,对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家长有抽烟习惯的婴幼儿,更应关注肺炎球菌相关疾病的预防。
在肺炎球菌疫苗广泛应用的国家,可观察到婴幼儿肺炎球菌疾病大大降低。在南非,应用该疫苗后,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发病率下降了89%;同时,疫苗血清型覆盖的肺炎球菌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病率降低了82%。这对于我国抗生素应用非常普遍的国家更具有较多的借鉴意义。美国应用该疫苗后,5岁以下总体的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生率下降了64%,相关血清型引发的儿童侵袭性疾病降低了93%。
瞄准9.5‰:
疫苗接种有效遏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我国政府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下降目标,2015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7‰,2020年要降至9.5‰,2030年降低至6.0‰。在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新生儿出生数量停滞不前,甚至逐年递减的背景下,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刻不容缓。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表明,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可防可控疾病中排在首位的死亡因素,据估计每年有将近3万名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球菌感染而失去生命,还有更多因此疾病留下严重后遗症的儿童数量难以统计。
儿童保健领域的同仁和疾病控制领域的专家应共同携手,积极推进对儿童肺炎球菌疾病预防理念的传播,让全社会重视、了解这一疾病的严重后果,共同预防,保护更多儿童远离肺炎球菌疾病的困扰,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早日实现而不懈努力。
专家名片
戴耀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卫生合作中心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主要有“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儿童喂养和营养”“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等。
文:健康报记者 王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