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怕是长不高了,竟然是因为“妈妈便当”?
8岁女孩婷婷,身高1米3已经超过了班里不少同龄孩子。这本是件让父母开心的事,可前两天医生的一番话却让婷婷妈妈在诊室里当场哭了起来!
据辽沈晚报报道,女孩婷婷经过医院检测,骨龄已经达到了11岁,胸部也开始发育。医生判断最终身高可能到不了1米5,“胸部发育可以通过打针进行抑制,但骨龄却没法减小,只能延缓,有些可惜。”听了汪笛医生的一番话,婷婷妈妈忍不住哭了起来。
是什么让八岁女孩性早熟
婷婷妈妈想不通,她是知识分子,也是一位特别讲究的家庭主妇,对女儿的饮食很上心,从不给她吃洋快餐,也不让她玩手机。
医生问,“家里盛放食物的餐具都是什么材质?”婷婷妈妈想了想,“好像塑料居多。”
当天,她手上正好拎着女儿的午餐盒,医生一看,这只饭盒是塑料的,整体已经泛黄,明显经常在微波炉里加热,四边的塑料已经焦糊。她推测,问题可能出在饭盒上。
“每当有孩子确诊性早熟,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思日常饮食是否存在过错,绞尽脑汁回忆孩子到底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其实除了食物,还有一样大家完全想不到的东西有关,就是装食物的容器。”
医生表示,自己所在的小儿内分泌专科门诊,一天要看八九十位患儿。进入4月份,号源通常提前一周就被秒杀,2/3是来看性早熟的孩子,其中九成是女孩,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10岁。这些患儿中,有的是遗传,有的是找不出原因的特发性性早熟,一问,这些孩子基本都用塑料餐盒。
塑料真会导致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
事实上,早有研究认为,女孩性早熟可能和生活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EEDs)的暴露有关。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科陈瑶医生指出,所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系指一大类外源性化学物质,多数与人体天然内分泌激素结构相似,因此会干扰人体天然内分泌激素的代谢过程,对人体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功能产生影响。
双酚A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EEDs,与人体天然雌激素结构相似,具有拟雌激素样效应。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内分泌课题组曾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双酚A暴露可能与女孩性早熟的发生有关。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尿液双酚A浓度高的女童患性早熟的风险是尿液双酚A浓度低女童的9倍左右。”陈瑶医生说。
陈瑶医生提醒,双酚A主要用于塑料容器(如塑料水杯、桶装水桶)、食品罐内壁防腐涂层及某些牙科填充材料等的生产,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我们还是要提醒,不要经常吃金属易拉罐装食品,不要带包装加热罐装饮料或食品;不要使用塑料水杯盛装热水,尽量不用洗碗机进行清洗;也不建议喝桶装水,特别是旧的老化的水桶双酚A暴露会更加严重。”陈瑶医生说。
不过,陈瑶医生也指出,不能夸大塑料制品对性早熟的作用。
“性早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双酚A暴露可能与女孩性早熟发生有关,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了解孩子体内双酚A暴露水平将有助于指导孩子及家长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陈瑶医生说。
如何避免儿童性早熟
预防性早熟,还是有一些生活小贴士需要提醒,比方说:
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高脂高蛋白饮食可能与性早熟的发生有关。许多人认为少年儿童处于发育过程,身体需要大量的蛋白和脂肪,尤其是蛋白质,是“营养物质”,摄入得越多越好,其最终结果是过剩的热量转化成了过多的脂肪导致超重或肥胖,从而引发性早熟。
避免开灯睡觉
开灯睡觉会改变孩子的生物钟,打扰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性早熟。这是由于有一种叫“生物钟蛋白”的物质和孩子的生长发育息息相关,生物钟蛋白的习惯是昼夜分明,而晚上开灯睡觉,会严重干扰生物钟蛋白和人体褪黑激素,让孩子的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性早熟。
避免孩子接触避孕药和化妆品等
临床上有案例,孩子在看到妈妈经常服用药物和涂抹化妆品后,竟偷偷模仿,也吃起了避孕药,抹上了美白化妆品。由于这些药物和化妆品含有性激素,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