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新生儿最常见的致命杀手,该如何防治?

文 / 乖乖用药
2019-03-21 19:27

天气寒冷孩子很容易感冒发烧,而最让家长们担心害怕的,莫过于肺炎了。

家长之所以「谈肺炎而色变」,除了肺炎会让孩子难受之外,还因为它的另一个称号——「被遗忘的儿童杀手」。

肺炎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几乎世界上每天都有 2500 名儿童因肺炎而夭折。

肺炎虽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因发病率较高,尤其1岁以下的婴儿是发病的高危人群,所以特地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儿童肺炎。


肺炎肺炎,到底从哪里来?

肺炎的感染因素有很多,病毒、细菌都会引起肺炎,比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b 型流感嗜血杆菌(Hib)、肺炎支原体。

如果感染的病菌不是很厉害,一旦入侵人体,就会迅速被免疫系统清除。

但如果病菌是个狠角色,入侵人体后,我们的免疫系统出动白细胞、T 细胞等各种武器都不能完全打败它,病菌就会在孩子身体里大搞破坏,使得原本充满空气的肺泡被各种脓液、分泌物占满。

气体的交换功能受到阻碍,氧气的摄入也被限制,最终因为缺氧导致一系列严重的肺炎症状,比如 喘息、呼吸困难。


孩子咳嗽会咳出肺炎吗?

咳嗽和发烧一样不是病而是症状,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也就是说,咳嗽并不是坏事。

咳嗽除了可能因为病原体引起,还会因为正常空气变化的刺激、过敏,哮喘,气管异物等原因引起。

孩子正是通过咳嗽的方式,才能将气管内的不适物(异物、细菌病毒或痰液)排出体外。

而肺炎是由病原体引起,咳嗽只是个症状,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

咳嗽并不一定是肺炎,肺炎也不一定会有咳嗽的症状,大家完全没必要强行联系在一起。


感冒会导致肺炎吗?

别说,这还真有可能。

因为病原会从上气道向下气道侵袭,如果身体没有抵抗住,那还真有可能导致肺炎。

但是,一般这种情况也不多,多出现在有免疫缺陷的孩子身上,大部分孩子还是感冒自己就会好了,没有肺炎问题,家长不用太过担心。


儿童肺炎与维生素A缺乏有关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具有促进视觉功能、免疫功能、生长发育及造血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A缺乏与肺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维生素A缺乏会加重肺炎,而肺炎又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加重。


(1)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鳞状化,使上皮细胞角化、脱落,同时使IgA分泌减少,进而降低了机体防御能力和抵抗病毒、细菌微生物的能力,最终导致肺炎发生;

(2)肺炎会进一步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而修复这些损伤会大量消耗维生素A,进一步加重维生素A缺乏;

(3)肺炎会导致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使机体对食物中的维生素A摄取量减少,进一步加重维生素A缺乏;

(4)肺炎会导致视黄醇结合蛋白合成减少,肝脏转运维生素A能力降低,使血浆维生素A含量下降;

(5)肺炎患者机体维生素A在尿液中的排泄量增加,导致维生素A丢失增多。研究显示,肺炎患者平均丢失视黄醇0. 78μmol /d,而正常人群仅为0. 18μmol /d。

在日常中大家对于肺炎的认知可能存在很多误区,现在就来盘点下常见的肺炎用药误区,来帮助大家规避。


肺炎的用药误区


误区1:

老药不如新一代,便宜药不如贵药好

引起儿童肺炎的可能有病毒、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感染因素或混合原因。并非所有肺炎都要用到抗菌药。每一种抗菌药,对应特定种类的细菌才有效果。

不是新、贵更“有用”,合理的才是最好的。

例如美国感染病学会指南中,对三个月以上儿童怀疑细菌性的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一线用药是阿莫西林。

另一方面,有些抗菌药在儿童中应用信息有限或者儿童不良反应风险大,仅在特殊情况下权衡利弊后使用。


误区2:

不咳不喘,就停药了

儿童的肺炎病情发展较快,应按照医生交代的用法用药,并按时复诊。

用药不该随意停,通常至少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体征消失后3天停药。

某些肺炎要求使用抗菌药物10~14天或更长,甚至21~24天左右。


误区3:

挂水打针比吃药“力道大”

输液是一种侵袭性的操作。口服药只要选对、用对,是能够达到效果的。轻症患儿口服抗菌药有效、安全。

通常,对于重症肺炎或因呕吐等因素致难以口服的患儿,才考虑打针或输液。

大家也许不知道,在中国,每年大概有 0.21 亿儿童发生肺炎;平均每 17 分钟就有 1 名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肺炎链球菌相关的疾病。

孩子一旦患上肺炎,不仅痛苦难受,对于家庭来说,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根据上海市的一项临床统计数据显示,2 岁以下儿童的肺炎住院次均费用高达 7000~8000 元。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有办法避免的。

如何预防儿童肺炎?

1.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据统计,肺炎链球菌是约 50% 的重症肺炎的病原菌,除了能够引起肺炎,肺炎链球菌还能引起中耳炎、鼻窦炎、心包炎、脑膜炎,甚至导致死亡。

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是肺炎链球菌攻击的主要目标。

因此,孩子满 6 周龄就可以开始考虑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在疾病发生前就做好充分的武装。

2. 勤洗手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勤洗手,尤其是二宝家庭,如果老大已经进入幼托机构,放学回家之后必须第一时间洗手洗脸。

3. 避免接触患病人群

寒冷天气下,大人也容易生病,如果家里有人已经感冒生病了,尽量不要接触宝宝,即便要抱要摸,也得自觉戴口罩、洗手。

4. 定时开窗通风

冬季和夏季是肺炎的高发季节,很多大人担心孩子受凉,整天让孩子待在屋里。相对密闭的室内环境,会增加细菌和病毒的传播。所以,时不时地开窗是很有必要的。

5. 让孩子远离二手烟

二手烟不仅会引发儿童哮喘、婴儿猝死综合症、气管炎、中耳炎,同样也会引发肺炎。如果家里有人吸烟,最好戒除。

6. 适当补充维生素A

我们上面提到过,维生素A缺乏会增加儿童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的患病风险。

所以,每日补充生理需要量的维生素A(1500~2000单位),可有效预防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

对于已经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儿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A可缩短病程、改善症状、防止复发。

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重预防和早期控制。如果怀疑孩子得了肺炎,就尽早去医院诊断,否则拖延发展成重症肺炎,那时候可就后悔莫及了。


原文发自:“乖乖用药”微信公众号(guaiguaiyongyao)

乖乖用药:专业科普医药小常识,让你成为家庭医药小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