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天天做,用鼻吸还是用嘴吸?

文 / 来福士雾化
2019-03-15 15:33

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有些细节不仅决定着治疗效果,还和副作用、安全性有紧密相关。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却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就是:雾化吸入治疗时,要选择含嘴型还是面罩型好?

临床中,一些大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将面罩雾化吸入作为常规。

然而,究竟是应用含嘴型雾化吸入好,还是面罩型雾化吸入好?小编根据结合相关文献,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1

雾化吸入治疗,选择含嘴型还是面罩型?

采用含嘴型雾化吸入疗法时,药物直接经口吸入到达下呼吸道,而应用面罩雾化吸入时,药物经鼻或口进入气道。

一般更多的是经过鼻腔进入下呼吸道,而经鼻吸入通路中,气流量明显小于经口的气流量,且鼻内的机械阻挡以及存在很多的无效腔,导致药物在鼻腔中潴留,造成药物的流失和浪费、肺内沉积率下降。

也就是说,经口吸气量要明显大于经鼻吸气量,肺内的药物沉积量大于经鼻吸入药物沉积量。因此,从增加肺内沉积率、减少药物浪费的角度来说,含嘴型雾化吸入比面罩型雾化吸入效果好。

所以如果是用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疾病,使达到肺泡或者小气道的粒子数量尽可能多,含嘴型雾化吸入气雾吸入经口腔比鼻腔恰当。

在查阅的文献资料中,更多的研究表明,经含嘴型雾化吸入比经面罩雾化吸入方式的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改善症状等方面)更显著、副作用更少,因此,含嘴型雾化吸入方法推荐作为首选。

2

面罩型雾化吸入疗法是不是就面临淘汰呢?

当然不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面罩型雾化可比含嘴型的雾化吸入方式效果更好,例如以下情况:

(1)因为年幼或因为智力、理解能力不能配合应用含嘴型雾化器者;或合并有过敏性鼻炎或有腺样体肥大的下呼吸道系统疾病者,采用面罩辅助吸入的效果较好。

(2)对于大部分老年患者(如>70 岁的慢阻肺患者)由于四肢肌力减弱,呼吸自我调节能力不足,造成手持不稳定,甚至无法手持储液器,造成配合不当,并且老年患者听力多下降明显,理解能力不强,对言语指令配合度不佳,掌握含嘴型雾化吸入器使用方法相对比较困难。这些情况采用面罩型雾化吸入疗法的效果要比含嘴型雾化吸入好。

(3)根据临床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雾化吸入治疗中不能正确掌握或不能配合使用含嘴型雾化器方法的患者,含嘴型雾化吸入方法较差,建议采用面罩型雾化吸入疗法。

(4)另外,明显低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因为面罩雾化比含嘴型雾化更有利于改善缺氧,可考虑采用面罩雾化吸入。

3

使用面罩雾化吸入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雾化治疗前

注意雾化前和进餐时间的关系

如果无特殊情况,建议治疗前30分钟尽量避免进食,以免因雾化过程中气雾刺激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误吸,特别是小儿和老年人。

注重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食物残渣

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会增加阻力和妨碍雾滴深入,导致药物更多的潴留在口腔内,可增加药物相关副作用,同时还可能因为口腔的不清洁,在雾化过程中,将口腔内的菌带入下呼吸道内继发或加重呼吸道感染。

雾化治疗时

注意小孩情绪观察

幼儿哭闹时,口鼻分泌物增多,增加雾化过程的气道阻力,阻碍药物颗粒到达目标气道。哭闹中,往往表现为吸气短促,呼气延长,药物还没来得及吸入就被呼出,药物微粒会因此导致的惯性运动方式而留存在口腔、口咽部,从而影响疗效,所以哭闹厉害的婴幼儿建议暂停治疗,进行安抚开导,待安静后或者睡着后再做。

注重体位和雾化罐的“姿势”

雾化吸入治疗时,最好选择坐位保持上半身直立,不能取坐位者,可以取半坐卧位,因为这样的体位更有利于吸入药物沉积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躺着做雾化,效果相对差。

雾化治疗后

注意每天常规观察口腔情况

用面罩行进雾化治疗者应注意洗脸,清除残留在面部的药物,也要注意避免药物进入眼睛。

其次,雾化吸入治疗完成后应漱口,防止药物在咽部聚积。小儿应予清水漱口或适量饮水,减少咽部不适及药物在口腔中的残留,降低真菌感染率。对于不会漱口的小婴儿,用2.5%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其口腔进行护理。

注重雾化器、雾化面罩的消毒或清洗

为防止雾化器污染和随后可能诱发的感染, 雾化后,应将雾化器、雾化面罩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至少需要清水冲洗、擦干或晾干,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4):2696-2708.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组. 雾化治疗专家共识 (草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4, 37(11):805-808.

[4]冯玉麟.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2, 11(2):105-110.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5): 32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