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如何?深圳市幼儿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开始

文 / 南方都市报
2018-11-14 21:26

南都讯 记者李榕 通讯员龚玲 在医院口腔科门诊,经常有家长带着满口烂牙的孩子前来就诊。乳牙坏了没关系,反正会换牙,只要孩子刷了牙就行了……这些是真的吗?医生告诉你,这些都是误区。

南都记者从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获悉,深圳市20年来首次开展的深圳市全人群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如何?是有所下降还是继续增高?目前调查已经完成成人组、中学组和部分幼儿园组共5800多人。本次调查共抽取南山、龙华、罗湖和龙岗4个区共36个社区、幼儿园和中学,总样本量8000多人。

学龄前儿童患龋状况如何?深圳市幼儿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开始

全国学龄前儿童口腔流行状况

11月14日上午,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医务人员来到了南山区科苑幼儿园。在学校的多功能厅,工作人员对每个家长先进行问卷调查,回答相关口腔健康问题,问卷包括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态度和幼儿行为状况等。

南都记者了解到,2017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2015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其中3岁、4岁、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50.8%、63.6%、70.9%。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对于学龄前儿童只调查了5岁儿童,当时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龋均3.50。2015年与2005年5岁儿童的患龋数据相比已呈明显上升态势。

儿童患龋齿与乳牙特点、饮食构成、牙齿卫生习惯等有关系。“饮食中糖分过多,过多饮用碳酸类饮料后又没有及时清洁口腔,这些都是造成龋病高发的因素。”李菊红说。

此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意义重大。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掌握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的龋病基线资料、了解深圳市学龄前儿童的龋病发病趋势,并为政府的龋病预防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保护牙齿?

李菊红介绍,幼儿日常护齿常见两个误区。

误区1:孩子乳牙早晚要换,蛀了就蛀了

不少家长都觉得孩子乳牙早晚要换,蛀了就蛀了,不用理,更不用补。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在出现蛀牙的时候,一般是从外到里面逐渐发展的。一开始的蛀牙只是牙釉质被损害,孩子并没有什么疼痛感,而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及时进行修复,蛀牙就会慢慢往深度发展,严重时还会出现牙髓炎,甚至导致全身性感染。而且蛀牙很影响孩子健康,如果疼,他们会偏侧咀嚼,久了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颌面部畸形,严重的蛀牙还会引起孩子营养不良影响发育。因此,如果有发现蛀牙的情况,就算没有疼痛感也要及时补上,避免蛀牙加深。

李菊红提醒,如果孩子有蛀牙了,一定要按期带宝贝看牙医,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觉早期龋坏,及早诊治,及时补牙,将龋齿程度和疼痛程度降到最低。

误区2:刷完牙就是刷干净了

有的家长常常提出疑问,孩子每天都正常刷两遍牙,却发现好像没有刷干净。“刷完牙并不等于是真正做好了牙齿的清洁。”李菊红说,可能是刷的时间不够,或者是刷的方法错误,都会有影响。

如何检查牙齿到底有没有刷干净呢?家长可以在孩子刷完牙后,让孩子躺在在沙发或者床上,抱着孩子的头,用干的纱布或者棉花,擦拭孩子的牙齿。如果擦拭完之后纱布或者棉花还是白色,说明刷干净了。若纱布或棉花有一层黄黄的、腻腻的东西,那这地方肯定不干净,家长可继续擦拭。李菊红建议,6岁以下孩子口腔的清洁,都需要家长协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