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别再给孩子乱吃药了!这8个错误用药方法,别再犯了!

文 / 爱护120
2018-09-05 20:20

4岁的琪琪已经发烧一周了,妈妈把在药店买的成人感冒药和退烧药减半后,直接给琪琪服用。不料,琪琪竟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吓得妈妈立刻带小孩挂急诊,经过儿科医师诊断才知道琪琪是因为吃了不适合的成人药,出现了副作用,加重了病情,好在经过治疗后,琪琪脱离了危险恢复健康。

但像这样的儿童用药错误事件层出不穷,家长该如何注意避免,保障儿童用药安全呢?

儿科医生表示:最常遇到的儿童用药不当的状况包括:由非专业的儿科医师诊断,导致误判;或是没有针对儿童病状对症下药,因为儿童用药剂量与大人不同,儿童药品种类也较特殊,必须注意药品安全性,例如成人服用的止吐药,儿童若服用可能会引起神经副作用,导致全身僵硬,须特别注意。

曾有研究调查「家长带孩子就医的习惯」,结果发现有高达六成以上家长对「儿童用药」存在错误观念。为此,今天儿科医生为大家正确讲解以下8大常见的「儿童安全用药」的正确方法,希望各位家长能正确给孩子用药。

1、自行到药局买药,或是把之前家中留下的成人药剂减量后,给孩子服用

正确做法:部分家长会将成药减半剂量给孩子服用,这是完全错误的,儿童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于药品的吸收、代谢、排泄与感受都和大人不同,对于药品所导致的副作用也呈现不同的敏感度和严重性。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倘若孩子有不明病痛,最好先看医生。儿童的药品剂量,都是依据个别的体重、年龄来计算,这样可以确保孩子不会用药过量,影响健康。

2.孩子哭闹不吃药时,会强迫灌药,或是骗孩子那是糖果

正确做法: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时强灌药品,以免孩子呛到,或是因此对吃药心中产生惧怕感,更不能骗孩子说:「药是糖果! 」,避免混淆孩子的认知,埋下误把药品当糖果吃的危险。

3、带孩子就诊,医生一问家长三不知

正确做法:为了让医生能准确掌握孩子的状况,家长应具体详述孩子的症状,并主动告知是否有家族病史、孩子曾对哪些药品有过敏反应等;当孩子使用药品后有任何不良反应,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回诊,并且将孩子的不适症状及该项药品名记录下来。

4、没有核对药袋与药单,就直接拿药给孩子吃

正确做法:家长在领药时,应确实核对药袋上孩子的姓名、年龄、药名及数量是否正确,以免领错药品;同时,必须了解每一种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给药方式,提高服药顺从性,以及注意服用药品后是否有药品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快速就医;另外,使用药品时如有疑义,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5、觉得孩子症状变好或变差,家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吃

正确做法:除非医生有特别告知,症状减轻或没有症状时可以停用,譬如:退烧药或止吐、止泻药。其它应遵循医嘱,避免影响用药效果。特别是抗生素及抗病毒药,一定要吃完整个疗程,否则不仅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产生抗药性,影响病情。

6、将药物混在牛奶或果汁里,再给孩子服用

正确做法:服药最好是搭配白开水,但若小朋友觉得药品太苦影响服用意愿,可以搭配适量的糖浆服用,或是家长可以在温开水里稍微加入一些糖浆,但要注意份量要适中,假若未服用完便会影响吸收。千万不要把药粉加在牛奶或酸碱度特别高的饮品,例如葡萄柚汁,若是一起服用,会降低某些药品吸收,影响药效。

7.孩子哭闹不吃药时,会强迫灌药,或是骗孩子那是糖果

正确做法: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时强灌药品,以免孩子呛到,或是因此对吃药心中产生惧怕感,更不能骗孩子说:「药是糖果! 」,避免混淆孩子的认知,埋下误把药品当糖果吃的危险。

8、家中药品不正确的保存

正确做法: 药品有多种剂型,包括固体剂型(锭剂、胶囊、粉剂)、液体剂型及栓剂,应避免药物之间的交互污染,磨粉分包的药品易受潮,应于当次吃完,以确保品质,栓剂须放置干燥阴凉处或冰箱冷藏保存,液剂容易变质,打开药瓶后须冷藏,切记已打开封的药品容易变质,应依医嘱服用完毕,若有剩药则需依「废旧药品清除步骤」处理。

儿科医生提醒所有家长,当小孩有异常症状,需交由专业的儿科医师诊断,并且遵照医嘱用药,多咨询医生及药师,了解药品正确的使用方式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建立正确用药观念,给孩子一个健康安全的用药环境。

关于儿童用药你还有什么想了解,想说的,来评论区,我们一起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