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37岁员工逝世背后,是职场人欲哭无泪的真相!
最近,一篇题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刷屏了。
今年1月份,37岁的安时(阿里花名)入职阿里巴巴杭州总部,职级为P7。入职前体检结果其各项指标正常。
但在今年7月份,安时觉得身体不舒服,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其血小板减少,随后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7月13日,病情恶化去世。
安时去世后,其妻检测发现其租住的自如房间中甲醛严重超标,随即将自如诉至法院。然后自如就开始了一出“十分重视”、“一切批评都接受、一切错误都承担”的公关大戏。
除了关乎健康,这出悲剧刺痛我的,还有职场人的租房之痛。
01
租金、找房、搬家
租房一族的三大痛处
今年8月,房地产行业最大的热点已经不是买不起房,而是租不起房了。
以北京为例,2018年前7月,租金指数同比上涨10.7%,从平均租金水平看,今年前7个月,市场平均租金为86.4元/平,月环比涨幅为2.6%。
平均月租金86.4元,意味着租一间20平的小房子,月租1700元。当然,如果位置好一点,这个数字得翻倍。
我爱我家前副总裁胡景晖表示“以自如、蛋壳公寓为代表的长租公寓运营商,为了扩大规模,以高于市场正常价格的20%到40%在争抢房源,人为抬高收房价格,重装修,继续违规N+1出租,完全破坏了正常房屋租赁市场”。
高价拿房的结果是什么,自然是更高价出租。房租就是这么上去的。
研究君看过一位应届生的帖子吐槽:北京一间卧室就要2500,可是月薪才4000,房租消耗掉了一半的工资,还得押一付三。
这样的租金工资比,谈生活质量,那就是诗和远方了。
然而,不管租金再高,还是得租。找到一个合适的房子,往往要花掉3个周的时间,不断看房、还价,辛苦程度远超公司组织的20公里自由跑。看好了房间,一笔35%-50%的中介费也就出去了。
而如果花了钱还像安时一样租了环境有害的房子,那更是一万个不公。
找房不易,搬家更是如此。网上有个段子:
“什么时候你特别想结束单身?”
“搬家一个人扛着大包小包上楼的时候。”
搬家堪比一场苦修,对于单身女性更是如此。在租金、找房、搬家的3重压力小,很多人选择了逃离北上广。
职场人的压力,从租房开始。
02
住的远,通勤长
工作、生活都影响
就算租好了房子也不是万事大吉了,房子离公司的距离也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
滴滴做过一个全国主要城市的通勤半径进行“测量”,一线城市通勤距离已经超过30公里,这个距离早晚高峰就算开车至少也需要1个半小时。
至于挤地铁,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让一个上班族幸福感大打折扣,挤不上车,或者挤得太难受。因而我们也看到,早晚高峰的地铁,永远是人与人之间纠纷发生最多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挤地铁的过程中,积攒了满肚子的不愉快。
租得远不但影响上下班心情,对工作也有着直接影响。研究君说个有趣的故事:
康熙的儿子里,最终继承皇位的是四阿哥雍正,但二哥允礽,却曾贵为太子。
康熙爸爸临时办公室在郊外的畅春园,四阿哥小心机地在畅春园附近盖了房,老板随叫随到。假如有人到老板的办公室搞事情,拉横幅讨薪、打砸抢什么的,四阿哥10分钟内就能赶到,看见活爸爸假装护驾,看见死爸爸立刻即位。
但住得远的二哥允礽,住在20里开外的紫禁城,“宝马”也要1个时辰,老板需要的时候,他还在通勤路上,在老板心理的重要性自然不如四阿哥了。
工作中也是这样,如果你住得远,上班来得晚,下班走得早。领导想留下你聊些工作却碍于人情,只好让你早点下班。你以为回家也能一样工作,但在领导心里你的价值已经打了折扣。
所以很多HR面试都爱问一句:住得公司远不远。这个问题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03
越是优秀的公司
越重视解决问题的刚需
人研究一直认同一句话: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提供员工最需要的,钱才算是花在刀刃上。
因为租房之痛,很多主动解决员工住房问题的企业,都深得人心,比如格力。
董明珠扬言要员工一人一套房,过去总让人觉得有点信口开河。但最近,董明珠却已经在实施了。
就在这个月,格力自费投资20亿建设的人才公寓,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米,建有11栋高层住宅,1900多个车位、1间幼儿园、1栋商业中心。
该项目预计2021年2月建成,住宅精装交楼,届时员工可拎包入住。
只要员工在格力工作到退休,房子就归属员工。董明珠的用意很明显:只要你在格力好好工作,房价高不高,跟你没关系。
这样的员工激励,员工怎么会没有归属感呢?
除了格力,还有京东。刘强东让所用工作满三年的员工,都享受单间待遇。而单间的样子,堪比五星级酒店。
优秀的企业,就像格力和京东这样,在员工的刚需上面下功夫,解决员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好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工作。
当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格力、京东一样的经济实力,但只要在员工最需要的问题上给予一些帮助,员工仍然会感激不尽,这比毫无意义的团建不知道要有用多少倍!
从这个层面来看,员工租房之痛,却是企业提高员工幸福感的一个机会。
来源:人力资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