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儿科检查,5年前已经“叫停”?给孩子测微量元素,是真有必要还是被忽悠了?

文 / 药葫芦娃
2018-08-27 15:00

9月份,3岁的燕燕就要上幼儿园了!

燕燕妈带着孩子参加入园体检时,听说除了常规检查项目外还可以自选加项,身边的家长都选了“微量元素检测”。

燕燕妈听说要给孩子扎针抽血,心疼宝宝会哭,但不测的话,又担心孩子的营养不全面,耽搁了成长,心里十分纠结……

缺什么微量元素,就买上一堆保健品给宝宝补这补那的,真有必要吗?

早在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发出过通知,明确提出:非诊断治疗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得针对儿童开展微量元素检测;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普查项目,尤其是对6个月以下婴儿!

原来,这项检查的作用不大,宝宝还受罪!宝爸宝妈们,你们还要坚持做吗?

什么是微量元素?

人体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根据元素在体内含量不同,可将体内元素分为两类:

其一为常量元素,占体重的99.9%,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作用。

其二为微量元素,占体重的0.05%左右,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果某种微量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发生中毒。

这些检测方式不科学

为什么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会单独为微量元素检测发一份文件进行规范呢?

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存在过多、过滥的问题。

下面这些检测方式,家长都遇到过吗?

1

夹手指

很多药店、母婴店都有免费检测微量元素的项目:用一种带小夹子的仪器,把夹子夹在手上后,电脑上很快就显示出钙、铁、锌、硒等各种微量元素的检测数值。

这种检测方法,很不靠谱!如果经常看新闻,你就会知道,这种微量元素检测其实是为推销保健品设下的局。

2

头发检测

也有以头发为标本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这比夹手指要靠谱一些。但是因为头发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头发中检测到的微量元素只能反映人体几周前的情况。

此外,头发与外界接触,容易受环境污染,会影响检测结果,所以其临床价值很有限。

3

抽血检测

血液检测是相对准确的方法,包括了指血和静脉血。然而,宝爸宝妈要知道:微量元素不只存在于血液中,还存在于细胞、组织中。

有的微量元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比如钙质主要沉着于骨骼,血液中钙含量只占全身的1%;再比如铁主要分布于红细胞内,参与血红蛋白携氧,而血液检测出的是血清游离铁水平,不代表红细胞内状况。

微量元素在血液里的含量,不代表整个人体内的含量!

再加上孩子的血清浓度受到饮食、喝水量的影响,而抽血检验过程对结果会有一定干扰。

微量元素本身就是微量物质,稍有一点偏差,检测结果就天差地别,准确性难以保证。

哪些情况要做微量元素检测?

微量元素检测不是常规项目。只有极个别真正存在吸收、利用障碍的宝宝,比如早产儿、某些先天性遗传病患儿,或者存在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反复呼吸道感染、发育迟缓、严重偏食、挑食等情况,经专业儿科医生评估后,才有可能需要进行微量元素检测。

孩子的微量元素正常值并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即使真的生病,需要做该项检查,医生也不能直接以检查结果作为决定性的根据,而只能作为辅助证据。

建议家长把对孩子的喂养重点放在均衡营养上。只要宝宝的体重、身高、头围等都处于正常范围内,也没有厌食、贪食等严重问题出现,就没有必要去做微量元素检测。

如果经检查后,最终确认确实缺少某种元素,可以选择适量进补。最好先进行食物补充,这是最安全、最有效的补充途径。

盲目给宝宝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药品或保健品,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

切记要定时和医生联系,由医生决定孩子是否需要吃药。

版权声明

小号文章均为药娃原创或特邀作者独家授权发布!

如需转载,呼叫药娃那是必须滴!

010-6566078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