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宝宝成长记】第3个月:生活有规律 宝宝会回应

文 / 儿童健康俱乐部
2018-05-21 21:01

档案:

女宝:小汤圆 2014年1月18日(孕40周零三天)顺产出生,体重3050克,身长50厘米。生下时,啼哭洪亮有力,产房外听得清清楚楚,看来是个“大嗓门”姑娘。

妈妈:汤XX 33岁,孕前体重48公斤,临产前体重60.5公斤。整个产程非常顺利,从人工破水到宝宝出生,仅用了6小时。

汤妈妈独白

进入第3个月以后,我们都明显感到小汤圆好带很多了,而且她开始变得非常好玩,更清醒、更活泼、有规矩、会回应。在理解和适应宝宝的过程中,我也慢慢从一个焦虑的新手妈妈成为一个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妈妈。我开始懂得她的语言,虽然还很原始,但很有趣,生活充满着惊喜与欢乐。

吓出一身冷汗的奶结

头2个月,我下奶颇为顺利,奶水量也很充沛,也没有乳腺炎的烦恼,心里暗自得意。到了第3个月,稍微有点掉以轻心,结果就遭遇了传说中的“奶结”。那天,由于我出门时间长,回到家时感觉两边乳房涨得像石头一样,小汤圆此时又正在睡觉,于是我赶忙拿出吸奶器,结果一边顺利排空了,而另一边吸到一半就再也吸不出来了,摸上去明显有个硬块堵着。这下,我慌了神,四处求救。育儿嫂阿姨说她来帮我揉通,朋友说不能硬揉,会损伤乳腺组织。情急之下,我想起曾看见过网上的一个帖子说,洗热水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畅通乳腺管。一试,果然有效,另一边也终于排空了,但硬结似乎还没有彻底消失,最后,还是靠宝宝吮吸才解决的。怪不得有人说再好的吸奶器也比不上宝宝的嘴。经过这么一折腾,之后我再也不敢疏忽大意了。

专家来指导:

在喂养方面,汤圆宝宝和妈妈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妈妈的乳房和宝宝的需求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反馈”,母乳喂养自然而顺利,但偶尔的小麻烦还是会出现,比如乳汁淤积(乳腺管阻塞/奶结)。哺乳期,乳房里除了增加的乳汁本身,还存储了为准备产生乳汁而增加的血液、体液等,如果母乳妈妈与宝宝分开时间过长而没有挤奶,可能会因为乳汁在乳房中积存而导致乳腺闭塞甚至引发乳腺炎。

建议如果妈妈和宝宝分开超过4小时,期间需要挤出部分乳汁以减轻乳房压力。外出方便时可以携带吸奶器,采用手动挤奶的方式排出一些乳汁是最简单的办法:选择合适的环境,洗净双手,轻柔地从胸壁朝乳头方向画小圈按摩,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捏乳头,再模仿宝宝吸吮乳头的方式轻压乳晕以排出部分乳汁。如果已经出现不适,可以用手掌从胸上部开始,围绕乳头做圆周按摩,淋浴时这样做更有效。

有的妈妈可能会采取热敷,但热敷一般在喂奶或挤奶前且乳腺通畅的情况下采用,且时间不宜长,否则会加重肿胀和发炎,应采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不适。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后充血肿胀都没有减轻,并且出现发热,乳房发红、肿胀、疼痛等乳腺炎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的作息规律初养成

小汤圆大了一点后,我感到可以帮助她建立一定的生活规律。譬如,从按需喂养过渡到按时喂养。原来,她只要一哭我就迫不及待地给她送上口粮,生怕饿坏了她。现在,我会通过抱着哄,或用玩具分散她注意力的方式,有意延长喂奶时间,渐渐地形成了白天每隔2.5个小时喂一次,半夜每隔3个小时喂一次的喂养规律,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她饿和饱的感觉,从而更好地进食。再说到睡觉,这是最让我得意的,这个月小汤圆开始告别白天抱睡的坏习惯,逐渐可以自己独立睡觉。白天小睡两三次,晚上从7点半能一直睡到早上6点多,中间需要喂两次奶,但都是迷迷糊糊地喝完就睡,一般不太吵闹。因此,我和月嫂都明显感到比之前轻松了不少。

专家来指导:

三四个月的宝宝,可以开始从饮食、睡眠等方面入手,逐渐培养宝宝规律的生活了,在这一点上,汤圆妈妈的育儿技能有进步哦。

给宝宝喂奶可以说是很多妈妈让宝宝停止哭闹的“法宝”,但要知道,小婴儿哭的原因绝不仅仅是饥饿这一种,还会有冷热、困倦、尿便刺激等生理不适,以及“求安慰”、“求关注”、“焦虑了”等心理需求。父母在与宝宝的交流中,要学着识别宝宝哭声传达的信息,多掌握一些安抚宝宝的技巧,而不是单一地用“喂奶”来解决,母乳喂养的宝宝3个月前一般主张按需哺乳,随后可以逐渐过渡到按时哺乳并逐渐拉长夜奶的间隔。

3月龄的宝宝能开始区分白天和黑夜了,白天一般会有3次小睡。很多有关宝宝睡眠的信息中都会提到不同月龄宝宝每日的平均睡眠时长,但实际上宝宝的睡眠时长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睡眠是否充足需要根据宝宝的精神、食欲、情绪等综合判断。建立规律的睡眠,需要有日夜的区别,例如白天保持室内明亮,夜晚拉严窗帘并保持较暗光线;白天喂奶时多和宝宝说话,夜间喂奶尽量不出声;白天尽量安排活泼些的游戏,夜晚则尽量选择安静的游戏。也可以通过建立起一套固定的睡前仪式,比如洗澡→按摩→穿睡衣→唱歌或是聊聊天等,帮宝宝建立起睡眠生物钟。

原来奶嘴也得定期换

小汤圆的喂养一直以来都是以亲喂为主,晚间或我出门时则会用奶瓶来代替,3个月来这样的喂养方式接受度都很好,育儿嫂阿姨直夸小汤圆是个“万能嘴”。可是,突然有一天,“万能嘴”失灵了,小汤圆居然对奶瓶有些抗拒。平时,她可以咕咚咕咚吃完150毫升奶,可那天她只吃了30毫升,之后怎么都不愿张口了,一直用舌头顶住奶嘴。第二天、第三天依然如此。刚开始,我以为是厌奶,可当我亲喂时,她依然吃得很欢。家里人认为多数是奶瓶的问题,于是我给她换上了新的奶嘴,她马上就接受了。事后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奶嘴用得时间久了,导致奶孔变大,宝宝喝奶有些呛,于是就不愿接受了。我这才知道,原来奶嘴也得定期更换啊。

专家来指导:

汤圆宝宝的“万能嘴”让照顾她的人好省心,要知道很多母乳亲喂的宝宝是很难接受奶嘴的。亲喂时,妈妈乳腺和宝宝吮吸的节奏完全吻合,自然而简单,但是宝宝和奶嘴的相处却不简单,主要是因为奶嘴的口感。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奶嘴,有不同的长短、柔软度、弹性,尽量选择和妈妈乳头较为接近的形状和质地,并在使用时耐心、反复尝试。奶嘴孔径决定奶液的流速,孔径太小宝宝吸奶费劲,孔径太大又容易呛着宝宝,所以必须根据宝宝月龄、食量及时调整或更换。由于奶嘴会经常被宝宝啃咬,一般2~3个月就需要更换新的。3~6月龄的宝宝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还相对较弱,奶瓶、奶嘴的煮沸消毒还是很有必要的,等宝宝逐渐长大,洗干净后用沸水浸泡消毒即可。

可爱的小手

也许有了宝宝的生活并不总是那么美好,但每当看到她的一个小小的进步,我都会欣喜若狂。没有宝宝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原来人会抬头这事也会让人那么兴奋,当看到小汤圆会抬起头,呈45°角望着我时,我急忙奔走相告,同时心中暗暗为这小家伙加油:“努力,再努力一点,咱们把胸也抬起来吧。”我是不是太心急了。慢慢地,她又会把两只手相握放在胸前,自己把玩,或是伸手到处乱抓。当她哭闹的时候,我会适时地拿出各种小摇铃逗她玩,她立马就破涕为笑,自己玩起来。有时一不小心,我的头发、眼镜、衣服就成了她玩耍的对象,她抓得很用力,丝毫不顾念我们的“母女之情”,但我却愿意“傻兮兮”地送上去给她抓,为她越来越有力量的小手而感到高兴。

专家来指导:

宝宝的身体活动越来越多,越发讨人喜爱了。现在宝宝能稳稳地趴在床上并自由转动头部来观察身边的环境,所以醒着的时候要让宝宝多趴着,不仅能帮助腰背部肌肉发育,对全身的肌肉协调和运动控制也是一种良好刺激,且能促进认知的发展。担心宝宝趴着会累而总是让宝宝躺着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哦。在精细动作方面,宝宝渐渐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手的抓握了,小手触及的一切她都愿意抓在手里感受触摸一下,但是还没法做到轻抓和轻放。妈妈可以有意识地给宝宝手里放上多种多样的玩具让宝宝感受触摸,逗引宝宝来主动抓取。不过,宝宝掌握抓取等的技能的速度是很慢的,在游戏中妈妈要有耐心,不要急于帮助,以免干扰宝宝的积极性和探索的兴趣。

关爱宝宝,也关爱自己

宝宝的饮食、睡眠等行为通常是妈妈最关心的方面,不过,随着宝宝的生活逐渐规律,妈妈也能够较为从容的应对了。与此同时,宝宝的动作、行为、情绪等的发展越来越丰富,需要妈妈多学习和理解宝宝的发育行为,对宝宝的心理发展需求做出及时反馈,给宝宝提供高质量的陪伴。也是从这一阶段起,很多妈妈不再感觉那么焦虑忙乱和手足无措了,不妨多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一下自己的需求,例如和好友相聚,或是重新拾起因照顾宝宝而无暇顾及的爱好。妈妈保持稳定、积极的良好心态,能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哦。

附:宝宝发育特征及家长互动活动

文/

上海市儿童医院 田园 主管医师

上海市儿童医院 陈津津 主任医师

编辑/寸寸

暗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