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心态怎么样,看看这套标准!

文 / 护考小贴士
2019-12-27 09:01

12月26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调查显示,

从性别方面,中国女性心理健康水平好于男性,女性更能适应环境、更在意自我发展、更能感受亲密关系的和谐,

更明确人生目标。

从地域和经济发展角度来看,东北地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年龄段方面,70后和80后心理健康消极方面得分较高,90后心态最为积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那什么是《社会心态蓝皮书》呢?

在201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对一年来中国社会的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安全感 、社会公平感、社会支持、尊重和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情绪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总体上分析了目前社会心态的特点、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

那到底有哪些细节可以确定这个心理健康的良好度呢?

一、民众需求层次进一步扩展,标准大幅提高

民众对洁净空气、无污染的水、改善的住房条件、保障健康的医疗条件、宜居的自然环境等基本生活需求标准进一步提高;安全的食品、安全便捷的交通、安全的生产环境、有效的灾害防范等成为基本需求;民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尊重与认同需求、个人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必须满足的需求。 [1]

二、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群际冲突、社会矛盾增加

调查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人际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2到3成信任陌生人。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

三、阶层意识强烈影响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

蓝皮书指出,底层认同、弱势群体认同依然比较普遍,底层认同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心态和行为的关键因素,影响到社会成员对社会安全、社会信任、社会公平感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感受,也成为采取社会行动的依据。

四、社会群体更加分化,群体行动、群体冲突增加

阶层分化和底层认同使得民意极端化,常常表现出一边倒的声音和行为。极端化格局下,群体进一步分化。常常出现由事件引发的,短暂、松散、无组织、无目标的利益群体。

五、社会情绪总体基调是积极的,但负向情绪的引爆点低

蓝皮书认为,我国社会情绪总体的基调是正向为主,但存在的一些不利于个人健康和社会和谐的负向情绪基调不容乐观。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社会事件的引爆点降低。仇恨、愤怒、怨恨、敌意等负向情绪与需求不满足、不信任、社会阶层分化有密切关系。弱势群体中一些本该同情却欣喜、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值得警惕。

六、社会共享价值缺乏,难以形成社会共识

社会分化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缺乏。缺乏基本的、大家共同坚守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互信无法实现,社会共识难以达成。

于是,很多网友,展开了讨论:

“让男性也生一次孩子,经历一次痛苦,他们就健康了”

“女性比男性要坚强,在夹缝中求生存”

“90后最为佛系,难怪心态这么好”

“70-80后要佛系啊,不能这么消极的”

但不论怎么说,当代的男性压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现在九零后已经成长起来,逐渐成家立业,面对更为现实的九零后,压力可一点也不小,结婚的必需品房、车、存款等等,依然是不小的压力。但不论怎么说,九零后还是比较能抗压的一代人,即使他们很佛系。

对于这样的结论,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