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它已成威胁女性健康的罪魁祸首 无声无息!

文 / 谈健康
2019-08-31 16:10
​​所有女性都需要一次BRCA基因检测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於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资料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为何成威胁女性健康的“红颜杀手”?

乳腺癌症状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徵,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 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

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

痛。

  • 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 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徵,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徵”,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体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 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於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 腋窝淋巴结肿

大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乳腺癌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有研究发现,一级支属患乳腺癌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急性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有一级支属患绝经前或绝经後双侧乳腺癌,自身乳腺癌的相对危急性分别高达9倍及5倍。约5%~10%的乳腺癌是由某种遗传基因突变引起,p53、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紧密关系。

年龄因素:对一般人群而言,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急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70岁乳腺癌的危急性是40岁的3倍,70岁乳腺癌的年死亡率是40岁的5倍。50岁妇女随後1 0年诊断为乳腺癌的危急性是1/40;70岁的妇女是1/25;而90岁的妇女则为1/8。但因老年妇女随後死於其他原因逐步增加,因此65岁以後乳腺癌的死亡率上升不明显。

乳腺疾病史:一些非增生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及乳腺纤维瘤等当然其癌变的机率较小,但同时与乳腺癌之间又有粘连。另外还有一些增生性的乳腺疾病,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大,特别以伴有小叶或导管的不典型增生者为甚。

孕产史及哺乳史:孕产史及哺乳史亦是乳腺癌致病因素之一,初产年龄早可降低乳腺癌的危急性,而且足月妊娠是发挥爱护作用的必需条件。专家认为,泌乳5年,可使乳腺癌的危急性降低30%。也有研究认为,哺乳月数多是产次多的表现,在考虑产次的作用後,哺乳的作用消逝。

月经史:月经初潮年龄早是乳腺癌发病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後者患乳腺癌的危急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以为初潮年龄推迟一年,则乳腺癌的危急性减少20%。同时绝经年龄延迟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危急性。

乳腺癌,为何成威胁女性健康的“红颜杀手”?

根据《2013 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乳腺癌是中国城市地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城市女性癌症的主要疾病负担。约5%~10%的乳腺癌是由某种遗传基因突变引起,p53、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紧密关系。

别害怕,做个BACA1&2基因检测评估一下:

所有女性都需要一次BRCA基因检测:对BRCA1/2基因突变进行检测,能够对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的发生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尤其是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个体。

通过BRCA基因检测来确定自己是否有基因突变的风险,更重要的意义是指导预防和治疗,指导后续定期健康筛查如乳腺癌可通过彩超、钼靶以及MRI进行筛查。

如何检测?

通过采集的唾液/血液样品後,提取您基因组DNA,经过定量检测、纯化等步骤,进入我们的基因检测环节;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高密度基因芯片检测平台,由激光扫描仪探测信号,经计算机软件平台转化为基因分型结果,达到基因分型质控标准後进入基因检测分析系统。报告为各项风险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图表释义,同时针对您的遗传易感性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本报告所有数据均来自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科学文献。

BRCA基因检测意义

可以有助于评估相关肿瘤的遗传易感性,制定相应的遗传管理措施(包括采取预防性手术、评估家属遗传风险等),还可以协助制定精准诊疗方案以及判断癌症患者的预后等。基因检测对BRCA1/2基因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全面评估乳腺癌/卵巢癌BRCA1/2基因突变携带情况。BRCA基因检测应该普及,女性健康需要得到关爱。

解疑难:

1、内分泌治疗失效现在化疗,问一下。化疗后能否再用内分泌治疗。(内分泌药只用了来曲唑和氟维司群)

答: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失败可以考虑CDK4/6抑制剂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

2、乳腺癌患者48虚岁,术后一年零八个月,化疗2次后已没有月经,打割舍瑞林,服依西美坦,之前

阴道干,但最近一个月有白带了,想问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药不起作用了?该怎么办?

麻烦您给我看看单子,胆有息肉,预防性切除可以吗?

答:白带问题请于妇科就诊,必要时阴超或白带常规检查明确。胆囊息肉要根据大小及息肉是否广基来判断需不需要手术。目前报告来看,可以随访。建议肝胆外科医生再明确。

笔者微信:1530707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