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要生孩子”……她们怎么了?

文 / 医学界儿科频道
2019-05-14 18:33

生育中,那些没人告诉过你的屎尿屁……

刚刚过去的母亲节,你是怎么表达对妈妈的爱的?虽然平时总在说“生孩子很不容易”、“妈妈们辛苦啦”。可是,我们真的知道生孩子有多辛苦吗?

前段时间,微博博主@花开富贵老娘发飙 一个帖子引发了网友们一场生育话题的讨论。2万多条评论,一半是已育女性在分享自己生育后的“悲惨经历”,另一半则是未育女性的“打死也不要生孩子了”……

2.3万的评论、8.6万的转发,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一位朋友表示,自己小时候见到外婆子宫脱垂,一直是心理阴影……

但看到这个帖子才注意到,原来很多人的妈妈和外婆其实生完小孩有很多毛病,但是她们从没告诉过后代,尤其是女儿。

一、生育,从来就不简单!

除了我们从各种纸质或电子媒介上了解到的、妈妈们或多或少经历过的:

孕早期和孕中期,由于激素变化引发的咳嗽漏尿、小便次数增多或小便憋不住、关节疼痛。随着胎儿的不断长大还会开始出现下腰痛、轻度腹直肌分离。

到了孕晚期,腹部和腰椎曲度变得更大,腹直肌分离程度、下腰痛加重,骨盆紊乱、盆底功能障碍、耻骨联合分离等问题相继出现。

分娩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产后机能下降、产后漏尿、脱发、性功能障碍、子宫脱垂、腹部松弛、下腰痛、乳腺炎、骨盆痛等症状。

还有各大研究时不时蹦出的“吓人”发现——

比如,去年《Human Reproduction》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生过孩子的女性遗传标记发生了改变,端粒缩短。与未生育女性相比,至少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端粒平均短了4.2%,相当于细胞加速老化了11年!

端粒的长度是细胞老化的标志,并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多项研究发现,较短的端粒与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炎症、癌症风险增加相关,甚至社会心理状态、压力也会影响端粒长度。

比如克隆羊多利,因为是用成年羊的细胞克隆的,生下来端粒就短,结果壮年就死于肺病(老绵羊的常见病……)

就算是过去认为有好处的事,现在也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过去人们发现生娃可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可是去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却揭露了一个“残酷事实”:“养儿防乳腺癌”的效果可能要等20多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在刚生完孩子的那几年乳腺癌风险反而会蹭蹭往上窜,几近翻倍!

生育后4.6年乳腺癌风险增长80%!

事实上,生育次数长久以来就被认定与多种慢性病相关:

一方面,未生育女性的乳腺癌、卵巢癌患病率升高;而有生育的女性心脏疾病、二型糖尿病、肾癌患病率也发现升高;

另一方面,未生育与女性总体死亡下降相关;而哺乳又降低了母亲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

二、其实,很多痛苦完全可以避免!

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0名妇女在怀孕期间死亡,但其中有60%的死亡是可以预防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谈到。

虽然整体的发病率并不算高,但“最重要的是,太多的妇女死于妊娠相关的可预防的疾病。我们理应查明并消除她们在接受治疗方面的差距。虽然不能阻止所有悲剧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为她们做更多。”CDC首席副主任 Anne Schuchat 博士谈到。

因为某些传统观念,医院里的一些孕产妇怀孕六七次,却仍是第一次生产

因为某些传统观念,孕产妇在妊娠期被大补特补,就如老舍在《抱孙》中所言“吃得顺着枕头往下流油,被窝的深处能扫出一大碗什锦来”,结果是产妇过肥、胎儿巨大,引发一系列问题。

孕期吃太胖,宝宝妈妈都不好

所谓“多吃多补生个大胖小子”并不一定是好事。孕期体重的增长是有范围的,吃太胖,对宝宝妈妈都不好。甚至在怀孕前体重超标都会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根据近期JAMA上的一项荟萃分析,超过37.2%的女性都经历了不良反应,而3级肥胖(BMI为40及以上)的女性不良反应出现几率高达61.1%。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剖宫产、早产、胎儿出生时胎龄过小或过大。

4名麻醉医生、4名产科医生为体重381斤的产妇进行剖宫产 来源:东方网

又是因为某些传统观念,很多女性从准备结婚就开始承担生育压力,为了生个孩子不停地往医院跑,而另一边“猪队友”却躺在家哈哈看电视。

但是啊,生孩子可不是一个人的事,夫妻双方生殖细胞质量都会影响到妊娠结局。甚至,高龄精子还会导致胚胎和胎盘发育异常从而影响产妇安危!

去年,BMJ都直接说了:男性如果想生育,应在45岁之前完成。

总之,对于有生育计划的育龄男女,无论高龄还是正常妊娠,准备生育之前,最好全方面准备,该做的评估要做、该治的病要治、该做的检查也不能漏。至于那些不该有的陋习,就丢了吧!

三、当然,情况也并不总是那么糟糕

虽然我们前面说了生娃路上有各种艰难险阻,但至少目前情况在慢慢改善。

我们的医疗水平在提高,孕产妇的死亡率逐年下降。根据去年柳叶刀的数据,从1996年到2000年,中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约18%,从1996年的每10万人的108.73减少到2000年的每10万人的89.4。

注:颜色越红,死亡率越高;颜色越蓝,死亡率越低

其实,这种“孕产妇死亡率下降”本身也是生育危害可控的证明。

随着过去三十年总体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医疗卫生资料、医药卫生服务、医疗保健能力等也在提升,为孕产妇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东西部差异依旧明显,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所谈也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比较遥远,但别忘了另一件值得欢呼的事:

今年3月18日,“中国医师协会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全国有900多家医院成为第一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万千妈妈终于可以摆脱“10级分娩疼痛”了!

不过,对于我们妈妈那辈人大多数还是经历了巨大的分娩痛煎熬才生下了我们。所以——

抱抱身旁的妈妈、

或者给妈妈打个电话吧~

参考资料:

1. Pollack A Z, Rivers K, Ahrens K A. Parity associated with telomere length among US reproductive age women.[J]. Human Reproduction, 2018, 33(4).

2.Nichols HB, Schoemaker MJ, Cai J, et al. Breast Cancer Risk After Recent Childbirth: A Pooled Analysis of 15 Prospective Studies. Ann Intern Med. 11 Dec, 2018. doi: 10.7326/M18-1323.

3.Petersen EE, Davis NL, Goodman D, et al. Vital Signs: Pregnancy-Related Deaths, United States, 2011–2015, and Strategies for Prevention, 13 States, 2013–2017.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19;68:423–429. DOI: http://dx.doi.org/10.15585/mmwr.mm6818e1external icon

4.Association of Gestational Weight Gain With Adverse Maternal and Infant Outcomes.JAMA. 2019;321(17):1702-1715. doi:10.1001/jama.2019.3820

5.Dan Shan,et al. Pregnancy Outcomes in Women of Advanced Maternal Ag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m China.scientific reports.16 August 2018.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18-29889-3

6.Khandwala Y S , Baker V L , Shaw G M , et al. Association of paternal age with perinatal outcomes between 2007 and 2016 in the United State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J]. BMJ, 2018.

7.Maternal mortality ratios in 2852 Chinese counties,1996–2015, and achievement of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 5 in China: a subnational analysis of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Lancet 2019; 393: 241–52.December 13, 2018.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8)3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