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还能变成职业?生的越多越富有,儿媳和婆婆经常同时怀孕

文 / 龙宝育儿
2019-05-05 17:05

还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要致富,少生孩子多种树”的标语,现在想起来还有点想笑,种树已经成了过去,不过生孩子的确是件高成本的事,就是在提倡二胎的今天,很多人保持一胎不为所动的首要理由,还是因为没钱,所以生孩子意味着花钱,生的越多花的越多,可是你知道吗?还真的有人把生孩子当成职业,人家是生的越多越富有,是不是不敢相信?

生孩子还能变成职业?生的越多越富有,儿媳和婆婆经常同时怀孕

这件事还真的发生了,不过离我们不近,是在遥远的德国,有人可能纳闷了,德国人都不想生孩子,人口负增长已经持续很多年了,哪有把生孩子当成职业的人?别说,还真有,不过不是德国本土居民,而是移民过来的土耳其人,他们的生育率一直居高不下,从侧面也算是给德国的人口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一位在德国居住的同胞讲述,德国有相当一部分土耳其居民,他们以生孩子为生,就拿他曾经打工认识的一位土耳其同事的家庭来说,她家里除了哥哥,光弟弟妹妹就有8个,她的父母大概四十七八岁的样子,全职在家带孩子,大儿子21岁结婚,22岁就开始了生孩子生涯,当婆婆第十个孩子怀孕6个月时,儿媳妇正好怀孕,婆媳同时怀孕,可能在旧社会经常听到,不过在发达的今天,已经很少听说了吧,但在德国的土耳其居民中却经常发生,开始还以为同事是家里贫穷才出来打工,后来才知道,他们家里根本不穷,而且还很富有。

生孩子还能变成职业?生的越多越富有,儿媳和婆婆经常同时怀孕

这个同事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一共有12口人,父母没工作领救济金过日子,一次就给4200多欧,一个孩子还能领1500欧的补贴,十个孩子可以算算有多少,此外,保险和生孩子的费用等都是国家出,所以生孩子一分钱都不花还能有钱拿,一个大家庭开销外还能有剩余,所以经常在大街上看到一个土耳其大妈领着五六个孩子过马路,他们一直生孩子,把生孩子当成职业,生活就不用发愁了。

土耳其人生起来没完,为什么德国本土有这么好的条件,却不生呢?

都知道德国人口负增长,而德国当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土耳其移民呢,这是个历史问题,他们大部分都是德国二战重建的劳动输出的后裔,所以德国是土耳其人最大的聚居区,土耳其移民只管生不管养,导致他们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整天无所事事,也非常地没有礼貌,他们不用上进,因为成年后只要生孩子领补贴就可以保障生活,所以德国本土居民对他们也是特别反感,但是没有办法,如果他们不生,德国的人口增长率比现在都要差,所以一方面仰仗人家提高人口数量,一方面又反感他们的“团结”,因为土耳其根本不理睬德国人,自称一个圈子,很有“国中国”的意思。那么,德国政策这么好,德国人为什么不想生?

生孩子还能变成职业?生的越多越富有,儿媳和婆婆经常同时怀孕

无法事业和孩子兼顾

在德国,虽然女性有三年的生育假,但是三年后,大部分妈妈不得不选择半职或者干脆当起了全职妈妈,这是因为,德国的学校不是全天上课,很多孩子上午上完课,下午就没啥事了,需要妈妈全身心的陪伴,在德国,如果一个妈妈还兼顾着事业,不会在孩子的生日时亲自烤蛋糕,很晚还没有回家或者经常出差,就会被冠以“乌鸦母亲”的称号,这是非常不称职母亲的称呼,所以很多职业女性并不想考虑生孩子,生孩子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结束,她们根本不想这样失去自我。

生孩子还能变成职业?生的越多越富有,儿媳和婆婆经常同时怀孕

做全职妈妈风险很高

在德国,虽然鼓励女性在家里带娃,但是纳税却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夫妻双方中,低收入和高收入的纳税方式计算并不相同,比如高收入的一方可以选择低税率,低收入的一方可以选择高税率,这是非常合算的,但是一旦夫妻离婚,本身收入低的女性还要继续选择高税率,所赚取的工资就入不敷出了,这是非常冒险的事情,而重返职场也不简单,还要申请公立的托儿所位子,如果托儿所开门时间和上班时间不相符,妈妈不得不选择半职,这对单亲妈妈来说,生孩子简直就是灾难,这会直接导致养老的退休金锐减,所以又陷入了“养老危机”。

不生孩子也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

越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女性,独立性就会越强,她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择结婚或者生孩子,如果自己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而自己又特别享受现在的生活,为什么要做出改变?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也是包容的,这种群体正在增多,但他们不想生孩子,并不意味着不爱孩子,他们也很爱周围的人,也有积极的思想,只不过选择不同罢了。

生孩子还能变成职业?生的越多越富有,儿媳和婆婆经常同时怀孕

所以德国出现了很有意思的现象,国家鼓励生孩子,但是一部分人不为所动,仍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而另一部分人则会拼命生孩子,以生孩子为职业,可能这就是社会多元化的魅力吧,生孩子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也不会羡慕谁,您羡慕不生孩子的呢?还是羡慕拼命生孩子的呢?欢迎参与进来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