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棘胸蛙属物种介绍

文 / 吉山花瑶
2019-04-24 18:08

我国主要棘胸蛙属物种介绍

1棘胸蛙属主要种类及分布

棘胸蛙属是亚洲特有的属,它隶属两栖纲,无尾目,叉舌蛙科,它是蛙科系统关系研究的重要类群。棘胸蛙属物种是我国蛙科资源利用最广泛的类群之一。据统计亚洲棘胸蛙属物种大约11种左右,主要分布于中国和东南亚,分别为棘腹蛙.小棘蛙.九龙棘蛙.棘侧蛙,棘胸蛙,多琉棘娃.合江棘蛙。中国己知拥有7种棘胸蛙属物种,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各个省份包括香港,其中棘腹蛙和棘胸蛙是中国广布种。

2中国主要棘胸蛙属物种介绍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大型蛙类,是蛙科系统关系研宄的重要类群,对于研宄棘胸蛙属物种的进化和地理分布等都有着重大的科研价值。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越南北部,是我国南方广布种,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为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和广西,体型甚肥硕,雄蛙体长106~142mm,雌蛙体长115~153mm,雄娃胸部布满大小刺疣,向前可达咽喉部,向后可达腹前部,每一个疣上分布一枚小黑刺,雌蛙腹部白色光滑。棘胸蛙常喜栖息于山涧和溪流处旁。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600~1500米。繁殖季节为4~9月,其中5~7月为繁殖盛期。棘胸蛙怀卵量300~2800粒,为1年多次产卵类型,雌蛙每次产卵200~350粒,卵径4.5~5.0mm,动物极黑灰色,植物极乳黄色,成串粘附于水中石下。

棘胸蛙体大肉多而细,营养丰富。蛙肉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脂肪含量较低,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棘胸蛙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棘胸蛙市场价格越来越高,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棘胸蛙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在很多地方己经难觅踪迹。在2007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将棘胸蛙列为“VU”等级物种。

棘腹蛙.是中国的广布种,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体型甚肥硕,雄蛙体长78~100mm,雌蛙体长89~111mm,雄蛙腹部黄色,布满大小刺疣,向前可达胸前部,每一个疣上分布一枚小黑刺,雌蛙腹部淡黄色,体表光滑。喜欢栖息于山溪及水塘内。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300~1900m。繁殖季节为5~8月,卵产于水坑内,一般成串悬挂在水中。卵径4mm左右,动物极灰棕色,植物极乳黄色,蝌蚪一般分散生活于小山溪水坑内。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两栖类动物及其生物群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棘腹蛙的野外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同时棘腹蛙被列入《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种和IUCN“VU”等级。

棘侧蛙.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广西、贵州、湖南、四川、江西。体型较大,雄蛙体长89~115mm,雌蛙体长87~109mm,体背面及体侧皮肤粗糙,自口角经体侧至胯部有密集大小不等的圆疣,每个疣上都有一枚小黑刺,繁殖季节一般为6~8月,雌蛙怀卵100~200粒,卵径3.5mm左右,动物极黑灰色,植物极乳黄色。主要生活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溪内,因其栖息地逐渐减少、过度捕捞及环境恶化造成棘侧蛙野生数量急剧减少,被列入易危VU种。

九龙棘娃 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浙江九龙山、福建武夷山和江西等地,体型肥硕,雄娃体长82~110mm,雌蛙体长76~89mm,体背面及体侧皮肤粗糙,雄蛙胸腹部布满大小刺疣,每一个疣上分布一枚小黑刺,雌蛙腹部红褐色,体表光滑。其生存的海拔为800~1200米,多见于山区小溪坑,活动季节一般为5~10月,行动十分敏捷,跳跃迅速。由于其分布区较窄,栖息地环境质量遭到破坏和过度捕捞,其种群数量在急剧减少,2004年被列为易危VU种。

小棘蛙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体型小而肥壮,雄蛙体长44~67mm,雌蛙体长44~63mm,一般体长不超过70mm。繁殖季节为6~7月;卵常产在山润小溪内,雌蛙产卵50~150粒。卵径3.2~3.4mm,动物极黑棕色,植物极乳白色。

合江棘娃又名石棒,石坎,体形肥硕,雄蛙体长73~104mm,雌蛙84~89mm左右。体侧皮肤很粗糙,胸腹部布满大小疣粒,疣上有刺粒,雌蛙腹部红褐色,体表光滑。其生存的海拔为600~1500米,多见于山区小溪坑,繁殖季节一般为5~8月。卵径3.3~4.0mm,动物极黑棕色,植物极乳白色。

多抚棘蛙.主要分布于越南,我国是该种的次要分布区,分布区狭窄,主要分布于云南,体形甚肥硕,雄蛙体长91~117mm,雌蛙体长83~114mm。受胁等级为近危NT。

3棘胸蛙属分类地位

棘胸蛙属不仅是研究蛙科系统发育关系的重要类群,而且在研宄两栖类的地理分布与进化等方面都有着的相当大的科研价值,但是该属在属间系统分类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棘蛙族由Dubois在1992年首先提出,棘蛙族分为两个属(棘蛙属、和沙巴蛙属),自从棘蛙族被提出来以后其分类归属问题一直争议不断。2001年Jiang等认为倭蛙属GVanorana)也应当属于棘蛙族,而棘蛙属中的棘胸蛙亚属应当独立成属。2005年Fei等认为在Dubois的基础上,棘蛙属中的的_Feirana、Uncuaus亚属应当再提升为独立的属,即棘蛙族应分为和Chaparana、Paa, Nanorana, Feirana和Uncuheanus5个属。2006年Ohler和Dubois又改变了棘蛙族的组成,认为棘蛙族应增加Allopaa, Chrysopaa,将Paa改为,分为Allopaa. Chrysopaa, Quasipaa, Chaparana.Gynandropaa和Nanorana。2007年Frost等运用形态学与分子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将棘蛙族分为4属,分别为Allopaa. Nanorana. Quasipaa和Ombrana。2009年Fei等又将棘蛙族分为Feirana. Unculuanus. Paa. Nanorana和Yerana。然而Che等将棘蛙族仅分为Nanorana和Quasipaa两个属。棘胸蛙属除了在棘蛙族中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之外,属内的分类一直争议不断。

我国主要棘胸蛙属物种介绍

棘胸蛙的生态习性与人工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