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要格外注意6点,不然出月子瞬间老十岁,松弛肚腩还伴一生
对于女人来说生孩子是件大事,而产后坐月子期间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如何护理好产后恢复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小编就来跟各位辣妈分享产后恢复注意事项,正在坐月子或即将要晋升为辣妈的你,千万别错过!
1.坐月子饮食
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身体处于一个特殊时期,除了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产后体力的恢复外,还要哺喂新生儿,因此需要均衡的营养素、多样化的主食、丰富的水果蔬菜。
母乳喂养的妈妈由于哺乳的需求,每天会多消耗500大卡的热量。母乳的妈妈又会饿得特别快,所以每天除了早中晚3次正餐以外,可以再额外增加2次点心。
首要注意减少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防止随乳汁分泌,对胎儿造成影响。
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适当摄入一些汤水类,保证营养的均衡。但要注意,很多人认为产后应该喝大量浓汤进步的做法是错误的。产妇食用过多高脂肪食物,会使奶水中的脂肪含量增加,而这种高脂肪奶水不能让婴儿很好地吸收营养,还容易使他们发生腹泻。同时,产妇摄取过多的高脂肪容易引起身体发胖,使身材难以尽快恢复。
可以摄入些新鲜的水果蔬菜,但不应吃过于生冷的食物,减少一些肠道感染或肠胃功能减退的可能性。
2.产后关闭骨盆很重要
女人生产时,骨盆要敞开,宝宝才能够顺利地通过产道,但同时也打开了妈妈的骨盆腔,使得骨盆变了形地大开门户,如果此时不做好保养,及时地关闭它,那么你的后半生就只好“开着门户”过日子了!这也就是许多产后妇女出现身材走样、发福、妇科疾病的原因所在。
怀孕的时候,准妈妈体内分泌激素,骨盆韧带松弛,微动的骶髂关节轻度移位,带动了耻骨联合的分离,这样在分娩时胎儿才能顺利出盆。身体健康正常、注意休息调养的妈妈分娩后,骨盆会逐渐恢复原状,但有的人恢复起来就没这么容易,很多新妈妈过早下地,过早做家务,干体力活,使得骨盆没有正常地合 拢,就会感到骨盆疼痛、腰痛、屁股疼痛等。产后骨盆的打开,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它不仅会导致身材走样、腰腿疼痛、小便失禁等一系列后遗症, 最严重的是,如果骨盆不能闭合,它将会像一个入风口一样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长久的威胁。
为了消除这种不适感,准妈妈平时应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避免长时间站立,站立时骨盆稍后倾,抬起上半身,肩稍向后落下;
坐时,后腰要舒服地靠在椅背上,上半身要伸直,不要长时间坐无倚靠的板凳;
行走时全身放松,不穿高跟鞋;
睡眠可采用蜷曲侧卧姿势,仰卧时将枕头垫于膝关节下。
3.注意观察乳汁分泌的情况
一般产后即有乳汁分泌,便可开始哺乳,建议母婴早接触、早吸吮,通过新生儿的吸吮动作刺激乳汁的分泌,乳汁是否充足以能否满足婴儿的需求来判断。
哺乳开始后,如果常感觉乳胀,多因乳汁分泌多及乳腺管阻塞所致,可加强乳房的湿热敷、按摩,频繁哺乳、尽量排空乳房;如果出现乳汁分泌不足,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应想办法催乳,如调节饮食,加强营养,多喝汤汁,请中医师调治等;如果因病不能哺乳,应及早断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停止哺乳,不排空乳房,少喝汤汁,可用中药麦芽60克煎水当茶饮,连服数日。母乳喂养对母婴双方均有益,因而提倡母乳喂养,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4.坐月子期间应尽量少喝水。
水分子较重,此时产后全身细胞呈现松弛状态,若喝下过多的水分,质量重的水分子进入体内,水分子会扩散,便会破坏了产妇细胞收缩的本能而造成了“水桶肚”、“水桶腰”,并易造成“内脏下垂”的体型,进而使身体机能老化,可能患上腰酸背痛、手足冰冷、黑皱纹、元气不足、神经痛等各种未老先衰的妇女病,大大错过了生产这一改变女人一生健康的最大机会,真是得不偿失!
5.产后动一动
妇女产后腰腹肌肉弹性的恢复不仅要依靠补充营养和卧床休息,还需要借助适当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腹部肌肉的收缩,具体下穿活动的时间应根据产妇的情况而定。
一般产后7到12小时便可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二天完全可以下床在室内走动。这样可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子宫的复旧。 有会阴切口的产妇,第三天可以下床行走。剖宫产的产妇经过充分休息后,第四天可以下床行走,待拆线后,经检查无感染者,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下地活动。
下床之前,产妇一定要在床上坐几分钟,感觉没有不适时再下地活动。产后的活动应轻柔和缓,让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产妇的活动量应由小逐渐增大,这样既有利于下肢血液增快又可增进食欲、减少排大小便的困难、促进恶露的排出、子宫的复位、腹壁及盆骨底部肌肉紧张度的恢复,预防产后发生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并发症。
6.腹部松弛,要管理
产后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妇刚生产完,肚子变得松懈,及时使用收腹产品,可以防止内脏下垂,同时对于产后恶露的排净、腹痛的缓解、产后子宫、产道的修复都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