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乳腺专家孙强:乳腺癌防治要做点“加减法”!
孙强
乳腺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 : 擅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综合治疗以及各类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孙教授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而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至今。期间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曾赴美国霍金斯大学进修学习。目前担任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他是中华医学会外科内分泌乳腺学组委员。孙医生于年起专业从事乳腺疾病的诊治研究。对乳腺疾病诊治有丰富经验,主刀乳腺癌手术余例。主持参加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乳腺肿瘤影像学诊断”;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从基因水平研究中国妇女乳腺癌的易感性”;北京市重点科技项目:“人类重要功能基因编码蛋白质研究及重大疾病遗传资源的收集”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0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约140万人新患乳腺癌,约46万女性死于乳腺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越高。在美国每8名女性就有1人在一生中要患上乳腺癌。
在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比美国要低一些,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逐渐增加。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接近西方国家了。
一项对北京城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调查研究表明,最近20年来,北京市城区乳腺癌发病率上升了91%,平均每年增长4.6%,明显超过全球2%的平均增长速度。目前中国乳腺癌的年发病率已经达17万,每年将近5万女性被乳腺癌夺走生命。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1、肿块
为95%乳腺癌病人的乎发症状。大多单发,少见多发,形态偏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较硬、境界不清。个别如髓样癌质地较软,境界较清。多发于外上象限,肿块增大较快,早期可有活动度。
2、皮肤改变
常见为浅表静脉怒张,酒窝征和桔皮样皮肤。炎性乳癌病人胸部皮肤可大片颜色变暗,呈硬结、增厚,杂以癌性斑块和溃疡呈铠甲状胸壁。晚期乳癌可向浅表溃破,形成溃疡或菜花状新生物。
3、乳头乳晕改变
乳房中央区乳腺癌,大导管受侵犯可致乳头扁平、凹陷、回缩,甚至乳头陷入晕下,导致乳晕变形。Paget氏病可出现乳头、乳晕皮肤湿疹样改变。
4、乳头溢液
乳腺癌伴溢液占乳癌总数的1.3-7%,且多见于管内癌、乳头状癌。血性溢液多见,次为浆液性、浆血性、水样等也有。以溢液为唯一症状乳癌,极少见,且大多为早期管内癌、乳头状癌,溢液乳腺癌多数先发现肿块后伴有溢液。
5、疼痛
早期出现的为无痛性肿块。乳癌合并囊性增生病时,可有胀痛、钝痛。晚期乳癌疼痛常提示肿瘤直接侵犯神经。
6、腋淋巴结肿大
作为乳腺癌首发症状少见(除非隐匿型乳腺癌)。大多提示乳腺癌病程进展,需排除上肢、肩背、胸部其他恶性肿瘤转移所致。
“到协和乳腺外科就诊的,70-80%都是自己‘摸’出来的。”孙教授指出,早起诊断和预防对乳腺癌防治非常重要,建议女性朋友们月经结束后进行乳房自检,同时在生活方式上,要做点加减法。
饮食上要减油盐减热量,工作生活要减压,身体要减肥,必要的时候接受预防性手术;要做加法的是适龄生育、母乳喂养、运动等。
乳腺癌术后饮食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可提高机体抗癌能力。其中牛奶和鸡蛋可改善放疗后蛋白质的紊乱。
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甲鱼、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芥菜及蜂王浆等食物。
维生素A和C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患者食欲、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症状。因此,应多吃含上述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饮食多样化,注意色、香、味、形,促进患者食欲;烹调食物应多采用蒸、煮、炖的方法,忌食难消化的食品,禁饮酒。
以上内容选自“北京尤迈医学诊所”微信公众号,关注“北京尤迈医学诊所”和“尤迈健康”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健康资讯和协和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