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产后抑郁离我们有多远?
关注我们
有人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女性会因为在孕产过程中角色的转换而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期待。但实际上,怀孕、生产、育儿,这个过程会给女性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在歌颂母亲伟大的同时不能忽略其身心所承受的压力,不能忽视其仍需关爱的渴望。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笔者在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新妈妈不能适应产后的生活,甚至发生产后抑郁。因为对其了解偏少,很多新妈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其实,笔者在怀孕生子的过程中,也曾一度产后抑郁,但是最终还是走了出来。那么究竟什么是产后抑郁?该如何战胜它呢?
产后抑郁 突如其来
怀孕的时候,笔者还是妇产科住院医师,工作时间比较长。有时候累了,脚肿了,都会忍不住地想:“生出来就轻松了。”但身边不少已经当妈妈的朋友、同事却说:“还是珍惜这段时间吧,其实宝宝在肚子里,是你最轻松的时候。”当时特别不理解这句话。
等到宝宝终于出生了,才知道辛苦开始了。由于笔者坚持母乳喂养的理念,没有采用半夜一顿母乳、一顿奶粉的喂养建议,同时宝宝的喂奶间隔不是2~3小时一次,而是1小时一次,一直到3个月才拉长到了3小时一次。在这3个月里,每个夜晚基本上都是坐在沙发上度过的,睡眠严重缺乏。
不到1周,白天开始精神恍惚,无缘无故地想哭。每天看着镜子里变形的身材,心情糟糕透了。原本以为生完就练瑜伽,应该很快可以恢复体型,但是睡觉的时间都不够,累得根本练不动。还会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比如每天给宝宝称重,心情会随着秤上数字变化起伏不定。家人下班前就会开始一直看时间,晚到家几分钟,就非常担心。
直到有一天安静下来的时候,脑海中突然出现“产后抑郁”这个词,这才意识到,可能是这种发病率并不低但是不太受关注的疾病,让自己情绪低落、行为异常。
诱因多样 症状多变
产后抑郁是产妇在分娩后发生的抑郁。大多数产后抑郁在分娩后1个月内开始出现症状,当然也有在分娩后12个月才开始出现症状的。据文献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是8%~15%,发病机制不明,可能和分娩后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还和难产、早产的心理创伤,对宝宝过度担心,对自己要求过高等等有关。
产后抑郁的产妇在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都会感到伤心、沮丧、无助或暴躁,表现为对生活、对家庭缺乏信心,主动性下降,流露出对生活的厌倦,平时对事物反应迟钝、注意力不易集中,不再享受或关心一些曾经热爱的事情,食欲、性欲明显减退,甚至与丈夫也会产生隔阂。
40%~80%的产妇在分娩后都会发生轻度产后抑郁,临床上称之为“产后心绪不良”,多在分娩后2~3日内出现:喜怒无常、易激惹或焦虑;难以专注或睡眠障碍;发作性哭泣。产后心绪不良的这些症状并不严重,通常会在2周内消退。但产后抑郁的症状则较为严重,持续时间也较长。
事实上,女性是否存在产后抑郁难以判断,因为照料宝宝带来的压力也可能引起一些变化。例如,初为人母的女性会出现以下“正常”表现:睡眠过多或过少;感到疲倦或缺乏精力;食欲、体重和性欲改变。但是,产后抑郁的女性即使在孩子已经睡着时可能仍无法入睡,或可能缺乏精力至持续数小时无法起床的程度。她们还可能感到焦虑、易激惹和愤怒;内疚或不堪重负;无法照料孩子;感觉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等。
家人对产妇的精神关怀十分重要,多给一点关心、爱护,鼓励她们增加自信心,对于预防产后抑郁具有积极意义。如果出现不明原因头晕、头痛、胃部不适、心率加快、呼吸增加、便秘等症状,或者有思维障碍、被害妄想,甚至出现伤婴或自杀行为,应尽快寻求心理医生或者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合理应对 规范治疗
轻中度产后抑郁的初始治疗为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干预、人际心理治疗、行为激活、非指导式咨询、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如果这些初始治疗无效,或者产妇不愿意参加,建议开始至少一种辅助治疗,包括运动、社会和同伴支持、学习新父母技巧、夫妇和家庭治疗。Meta分析研究显示,运动对于轻中度的产后抑郁有帮助。社会人员也就是大家平时接触的各式各样的人,比如超市收银员、商场售货员、邻居等,同伴包括产妇的同学、朋友、同事甚至是一起分娩的其他新妈妈等,加上产妇的丈夫和父母,这些身边的人如果能够意识到产妇的处境,而给予产妇关爱、陪伴,都能给产妇很大的支持。新妈妈们的相互诉说和倾听,以及接受曾经有过产后抑郁的同伴支持,教产妇一些做父母的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喂奶、如何追奶、如何哄哭闹不停的婴儿、如何分辨婴儿的需求、如何帮助婴儿入睡,都有助于减轻产妇的抑郁症状,对婴儿也有益处。
如果上述方法仍无法改善产妇的抑郁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始进行抗抑郁的药物治疗,比如用舍曲林或帕罗西汀。可以选择不影响母乳喂养的抗抑郁药物。如果产妇对这些治疗都抗拒,并且经常想到死亡或者自杀,这时候产妇自己和家人一定要重视,及时找专业的医生处理,严格遵医嘱。
就笔者个人经验而言,在发现疑似产后抑郁的情况之后,笔者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调整。宝宝的母乳需求间隔慢慢拉长,白天不喂奶的时候,笔者就自己在房间里休息。有了体力,就可以练习瑜伽了,在宝宝面前做,他会盯着看,可以帮助他练习追视。天气好的时候,就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在外面看看蓝天,和邻居们聊聊天。这样既可因为晒日光而“补充”维生素D,又可放松心情。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家人的关爱和包容给了笔者很大的帮助,加上自己及时地调整心情和心态,终于平安地度过了产后抑郁。
作者简介:冯晓,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文/《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