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吃辣”引发婆媳大战,孕妇险堕胎!孕期这样吃辣好处多
湖北婆婆口味清淡,长春儿媳爱吃辣椒。
儿媳怀孕婆婆特意赶来照顾,本是一番好意,却没想到因为“怀孕能不能吃辣”的问题,引发婆媳大战。
怀孕4个多月的儿媳差点去堕胎!
那孕妇到底能不能吃辣?孕妇吃辣对胎儿有影响吗?孕妇吃辣时该注意什么?
一、孕妇可以吃辣通常认为,辣椒属于辛热有毒,吃太多会让体内湿从热化,会有皮肤痤疮,血压升高,痔疮加重,鼻出血等症状。
以至于大多数人认为,怀孕期间不宜吃辛辣食物,多吃会导致胎儿“内热”,宝宝出生后容易长疮、长湿疹。
不过,英国妇女健康研究协会近日一项新研究认为,孕妇吃点辣,宝宝出生后不易挑食。
每100克的辣椒的维生素C含量高达198mg,而维生素B2、胡罗卜素及钙、铁等矿特含量也很丰富,可以提高孕妇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辣椒的营养是很丰富的。
所以,孕妇吃辣椒不是绝对禁止的,但要控制好量。
二、孕妇吃辣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2015年,第三军医大学对重庆地区高辣椒素膳食的23000多名孕妇进行调查发现,富含辣椒素的膳食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规律摄入高辣椒素膳食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和脂代谢紊乱,同时,还可以减少大于胎龄儿的发生几率。
这是因为,天然辣椒素可以通过提高胰岛素水平,以及抑制肠道对糖的吸收等途径,来达到其改善糖代谢和降血糖效果。
所以,孕妇在孕期适当的吃辣椒,可以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
三、孕妇适当吃辣宝宝不挑食有研究表明,如果准妈妈在怀孕期间就习惯吃辣,宝宝可能更早适应辛辣的味道。
同时增进宝宝的味蕾功能,让宝宝在出生后容易适应各种口味的食物,更好喂养。
因为孕妈吃进的食物会分解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水分,以小微粒的形式进入血液,来到子宫的羊水之中,胎宝宝通过羊水摄取营养。
⚠️辣椒中含有麻木神经的物质,吃太多的话容易对宝宝神经造成影响,所以孕妈在吃辣椒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吃到口腔发麻,适量的食用即可。
在吃辣椒时,只要掌握口腔是否感到麻木的原则,孕妇们就能安心吃辣了。
如果孕妇在吃辣椒的时候或者吃完后,要是感觉到任何不适,应该马上停止食用,严重的须立即就医。
四、孩子是我的,我定会倍加爱护怀孕是一个女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此时她们一方面心里充满了对于新生命就要到来的欣喜和渴望;
另一方面,还要忍受身体上的种种不适。
但很多时候,婆婆总会给自己以“关心的名义”来对自己提出很多要求。
网友“不会说话”吐槽,感觉婆婆对自己的悉心照顾,只是为了宝宝的健康出生。
孕妇不是生育机器,她们也有自己想法,她们也会学习如何照顾宝宝。
因为这是她们自己的孩子,她们有权利去爱护。
婆婆想要给予子女帮助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是生孩子的过程,如果总是有人在身边告诉你这不能做,那不能吃,
这和代孕有什么区别?
第一次做妈妈,需要在怀孕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才能慢慢体会做妈妈的酸甜苦辣。
面对老人的做法,我们无法指责。
因为我们无权去责怪爱,她们也爱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只是表达爱的方式有问题。
所以,男人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多一些担当。
面对两个都爱你的女人,多些沟通和理解,
而不是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育到你】,硕士研究生给您提供最科学的育儿知识。
相关文章:
顺产还有这种不利影响?为了家庭幸福,男人们要知道这一点
孕妇肚子“不显怀”,担心宝宝发育迟缓?爸爸们一定要做对这件事
产妇顺产也要挨一刀?不知道这些,遗憾终身!|会阴侧切伤害大
参考文献:
Kalthoff, D. C., Mörs, T., & Tesakov, A. (2007). Late pleistocene small mammals from the wannenköpfe volcanoes (neuwied basin, western germany) with remarks on the stratigraphic range of arvicola terrestris. Geobios,40(5), 609-623.
Ovesen, P. G., Jensen, D. M., Damm, P., Rasmussen, S., & Kesmodel, U. S. (2014). Maternal and neonatal outcomes in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gestational diabetes. a nation-wide study.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Medicine,28(14), 1720-1724.
- 袁丽佳. (2015). 重庆地区高辣椒素膳食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
张世奇, 秦春青, 王倩倩, 田俊青, & 刘雄. (2017). 辣椒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影响作用的研究. 营养学报,39(1), 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