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肿瘤防治新数据:甲状腺癌9年翻6倍!咋预防?
甲状腺癌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癌症。2017年7月26日,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发布的「北京癌症数据」显示:2015年北京市共报告甲状腺癌4026例,占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9.1%。男性发病率由2006年的2.05/10万上升至2015年的15.13/10万,9年内翻了7倍;女性由2006年的7.25/10万上升至2015年的45.04/10万,9年内翻了6倍,跻身女性最高发癌症第3名。
更可怕的是,甲状腺癌喜欢找年轻姑娘,发病率自20岁以后快速升高,在35岁—55岁组达到顶峰,55岁以后发病率反而逐渐下降。
夏天是体检季,万一查出甲状腺结节,要怎么办?哪些甲状腺结节容易癌变?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纪育斌大夫。
万一查出甲状腺结节,要怎么办?
纪育斌大夫告诉搜狐健康记者,越来越多的人被查出甲状腺结节,结节是指甲状腺表面或者内部长出的、结构异常的团块,就像是甲状腺上长了青春痘。
以往体检,医生用手摸脖子,能辨识的甲状腺结节最小也就1厘米,在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是3%—7%。如今,B超越来越多的取代了手检,而超声能识别出1毫米左右的结节。文献报道,正常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20%—76%。
“其实我的甲状腺上也有小结节。”纪育斌指出,查出了结节,最重要的是评估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大多数的良性肿瘤不会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也不会有什么症状,如果没有达到手术标准,只要长期随访观察即可。
如果是出现了症状或者恶性结节,则需要遵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甲状腺结节会不会影响健康?
甲状腺结节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结节的病理性质、大小、生长方式和功能。
炎症性的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会有发热和颈部疼痛的症状;如果结节过大或者呈侵袭性生长,则可能会压迫食管、气管、神经,导致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症状;如果结节能够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那就会出现心慌、怕热、多汗、善饥、消瘦等甲亢的相应症状;如果合并甲状腺机能减退,那就可能出现畏寒、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表现;如果甲状腺结节发生坏死出血,颈部肿块会突然增大并可引起疼痛。
总而言之,良性结节一般可以相安无事,至多会引起上述这些不适。而恶性结节,也就是甲状腺癌,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哪些甲状腺结节最容易癌变?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细胞异常生长引起的病变,80%—90%的结节是良性的。结节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分为增生性改变、囊肿、炎性结节和肿瘤,肿瘤又包括良性和恶性。以上这些病症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单发结节恶变的概率更高。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癌变几率在5%左右,甲状腺腺瘤的癌变几率在1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甲状腺癌都是由良性结节癌变而来的。临床上也发现有很小的结节,刚长出来,只有0.4到0.5厘米的直径,但一穿刺就是癌。
下列5点是甲状腺结节癌变的高危因素:
1.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有头部放射性照射或放射性接触史的;
2.家族里面有患甲状腺癌的家族史;
3.患者年龄小于14岁或者大于70岁;
4.男性结节的癌变几率比女性高;
5.定期复查发现,短时间内结节明显增大。
纪育斌大夫强调,大部分良性甲状腺结节不需要治疗,但有的良性结节随着病程延长也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因此要定期检查,一般6—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忽然出现憋气、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不适症状,提示结节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应尽快检查治疗。
甲状腺癌的防治方面有什么新的进展?
甲状腺癌早期的预后效果好,十年的生存率在95%左右。而且甲状腺癌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约占85%,癌细胞生长速度缓慢,恶性度并不是很高,也不容易从血液转移,因此多数患者仅在颈部转移和复发,便于治疗。所以,甲状腺癌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目前,肿瘤的治疗已经步入基因时代。RAS 、BRAF、RET突变,都是甲状腺癌比较标志性的基因靶点突变。在甲状腺良恶性的判别诊断中,如果B超、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都没有办法判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或者我们高度怀疑是恶性肿瘤的话,可以对这些基因进行测序。如果这些基因表现出阳性的特点,我们可以认为是甲状腺癌,进行更早的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
目前,国际上对于肿瘤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治疗尚存在分歧,在手术治疗上也有一些观念上的改变。
超声诊断和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近二十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国都有显著地升高。绝大多数学者相信,这种升高趋势主要是由于检查技术的进步所致。这些升高的甲状腺癌几乎都是预后极好乳头状癌或滤泡型乳头状癌,而预后较差的其他类型的甲癌发病率几乎没有变化。尽管检出了大量的早期癌微小癌,但人群中甲癌的死亡率却一直稳定不变。
因此,对于一些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如果肿瘤危险分层处于低危水平,我们建议密切观察,保守治疗。日本也有长达20年—30年的追踪随访研究,为这一治疗方案提供科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