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不可用于癌症、肺癌的治疗,会加重病情?

文 / 两性生殖健康说
2020-12-11 11:32

有网友留言说:”仙鹤草不能用于癌症治疗,会加重病情,癌症就是寒症,寒邪内侵难以祛除,仙鹤草寒凉会让病人雪上加霜”。

事实真是这样吗?

号称“抗癌四大草王”的仙鹤草,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因“根黑若兽之牙”,故名“狼牙”,主治“邪气、热气、疥瘙、恶疡、疮痔、去白虫”,它一般高约五尺,每年六到九月间开出黄色的花,苍黄翻覆,煞是惹眼,很具观赏价值。

但它的价值,却远不止于观赏,它更是一种抗癌药物。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唐代时期,日本全面输入中国文化,中医也在其中,然后他们不断精研、传承和发展,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经日本医药界科研人员对中草药进行广泛的筛选、研究、实验后,惊奇发现,仙鹤草竟有抗癌和止痛功能。

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它只杀伤癌细胞,却对正常细胞秋毫不犯,且还能促进新细胞的生长发育——经严格实验得出的数据显示,仙鹤草对子宫癌细胞抑制率为100%,对正常细胞的生长,亦有着强大的再生能力,促进率也是100%。毕竟,众所周知的是,其他任何化疗药物都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杀死癌细胞,一边杀死正常细胞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仙鹤草简直就是癌细胞天然的克星。

当然,世间没有绝对,仙鹤草也绝非百分百完美之品,也存在对仙鹤草过敏的人,他们可能会出现心悸烦躁、胸闷气短、头晕眼花等不良反应。

还有,感染寄生虫的病人,也是禁服仙鹤草的,因为它对于蛔虫具有兴奋作用,蛔虫也好这一口。

至于网友所说的“仙鹤草不能用于癌症治疗,会加重病情,癌症就是寒症”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辩证。

例如:舌癌、口腔癌、宫颈癌多是热毒所致,而肺癌有热有寒,像肺鳞癌以热为主(多表现为干咳、汗多)而肺腺癌以寒为主(多表现为怕冷,有积液),如此一来,我们不难看出来了,癌症绝非只有寒症一种,“仙鹤草寒凉会让病人雪上加霜”的说法就显得片面了。

而临床比理论更具说服力,仙鹤草在对治肿瘤上所显现的功效,在诸多病案中,已多有验证,其中一个病案,是80岁的造纸厂退休工人张老先生。

2019年三月初,张老先生因咳嗽、痰中带血,被家人带去某三甲医院就诊,经胸部CT检查,右肺上叶——肺门区占位,大小约5.5x4.4cm,并右肺上叶不张可能。气管镜检病理显示:鳞状细胞癌。

患者由于年纪过大等身体条件所限,无法接受手术和化疗,只能选择了纯中医治疗。

当时望闻问切的情况如下:患者一米七八却只有百十来斤,面部有枯萎晦黄的病色,不停的咳嗽,痰的颜色红白相间——红的就是血丝。还经常胸部盗汗,这是气血虚弱,阴虚火旺所致。舌质淡、舌苔薄白是肝郁脾弱血虚之证。脉相浮缓,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症状。

然后四诊合参综合辩证为:肺脾气虚,痰热内蕴。对应方法是:益气健脾,消热化痰。

方子是:仙鹤草,金荞麦,干蟾皮,冬凌草,焦麦芽,焦山楂等,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共十剂。

服用十剂后,咳嗽减轻、痰中带血减少,盗汗现象减轻,呼吸也畅快了。舌苔、脉象同上,说明益气健脾还需继续推进。然后守上方,连开60剂。

3个月后,患者复查,胸部CT显示:右肺上叶肺门占位大小约4.6x3.2cm,与5.6x4.4cm相比,明显缩小。

即便仙鹤草有如此功效,但还要在此提醒大家:癌症病人绝不可擅自服用此药,因为每个人身体适应药物的能力都各有不同,应遵医嘱方可用药。

医嘱的重要性,在于每一位临证的中医师,都有方剂学的基础,而方剂配伍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药物的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更是通过合理的搭配,将药物的毒副作用降到最低,甚至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