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增癌症人数超百万,关于癌症的5个冷知识,希望能够了解
人这一生如花朵般,从小花苞到绽放,最终再到花朵枯萎和凋零!
古人云:人固有一死!对人类而言,无疾终老的概率低到谷底,更多的人是死于疾病和意外!
英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查理.史密斯曾经发布言论:癌症是所有因病死亡中“最好的死法”!
因为癌症比起心源性猝死来说,患者有机会和亲友道别、反思自己的一生、不给亲人留下遗憾。甚至患者还有机会,回到某些特殊的地方追忆过去、圆梦!
不过,这个言论对癌症患者于家庭来说,并不能得到其认同。我们一切关于癌症的想法,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没有患癌而已。癌症所经历的痛苦和折磨,是大家无法想象的。即便是健康人,在听到癌症时,也会想到巨额花费、疼痛、死亡。
中国癌症患者最可悲的,并不是癌症找上门,而是被中国式的癌症观念包围!
今天,就给大家说几个关于癌症的冷知识,希望我们能对癌症有更多的了解:
1、癌症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可能会患癌
癌症的本质其实就是基因病,我们日常所说的“癌症”,基本指的都是起源于上皮组织的癌变。
在上皮组织内的细胞,受到种种致癌因素影响,最终发生了基因突变。而致癌因素又包括了遗传基因、慢性病、长期致癌物接触(多环芳烃、放射线、芳香胺、亚硝胺)等;
除此外,还有研究证实,癌症是一种衰老性疾病,越是随着年龄增长,后期患癌的风险也就会越大。
因为人只要还活着,身体细胞就会不断分裂和代谢,这难免会出现基因复制错误。
而且,致癌物和慢性病发展为癌变,也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积累。如果按照人均寿命76岁来计算,每个中国人在这一生中,都有20%的患癌可能!
2、有些人,生来就成了癌症的候选人
就如上文中所说,癌症面前的确人人平等,但也有部分人在出生时,就已经成为了癌症的候选者,他们就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
大量数据都证明,癌症具有家族遗传和聚集倾向,而这又划分了两大部分,第一为遗传性肿瘤,第二则是遗传易感性基因;
不过,好在真正的遗传性肿瘤并不多见,更多的是第二种,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易患癌体质”。
在共同的环境之下,拥有癌症易感基因的人,患癌几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人。比如大肠癌、乳腺癌、胃癌等,都是典型的家族聚集性肿瘤。
3、普通体检,可不等于防癌筛查
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只要自己定期体检,就能预防和发现早期癌变!
但事实上,普通体检主要针对的是体格检查,它的确是能筛查出部分早期慢性病(三高、慢性肝肾疾病),甚至是部分癌变(恶性骨髓增值性疾病、白血病)。但是,对于早期内脏器官癌变,普通体检想要发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真正对癌症有筛查作用的,其实就是“防癌筛查”。这不是特指某一种筛查项目,而是医生根据筛查者的年龄、病史和家族史、症状、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衡量考虑之后,制定的癌症筛查方向和项目。
比如有大肠癌家族史、常年患慢性肠道疾病、45岁以上等人群,在防癌筛查时,大肠癌就是首选的筛查目标。
4、癌症并非不治之症,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
这是绝大部分中国人对癌症的歧义,认为癌症就是“绝症”!
但事实上,癌症的治疗研究从未停止过,临床也有多个针对癌症的治疗和控制手段,这包括了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等。
除此外,近些年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的问世,也给大部分癌症患者带来的生的希望,而越早发现和控制的癌变,患者生存率也就会越高,比如我国高发的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等,早期患者五年内的生存率都在70%以上。
5、癌症晚期,也并不是绝对等于死亡
癌症晚期的治疗难度的确非常大,因为癌细胞已经出现了广泛扩散和转移,且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往往无法承受手术疗法。但是,临床部分癌症到了晚期后,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比如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等;
而且,发展到病情晚期后的其他癌变,治疗目的已经从癌症治愈变成了带瘤生存、减轻患者癌症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等方面。癌晚期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姑息疗法,生存质量不仅会有所提升,预期生命值也可相对延长。
有人常说,得癌完全就看运气,可事实上任何人患癌,都是有迹可循、有因可查的。即便癌症在临床上的诱因还尚未明确,但专家也已经证实了多个和癌病发有关的因素。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中远离致癌因素、必要时定期进行防癌筛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