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狱警女孩患结肠癌患:两年后造口还纳 永远相信奇迹

文 / 大健康小乐趣
2020-11-18 10:49

(健康时报记者 孔天骄)“现在想起来我还觉得激动,姑娘太年轻了,没想到这么快造口就还纳了。”11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医生陈海鹏在提起几年前接诊过的90后癌症患者时,满眼写满了“相信奇迹”。

造口手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挽救生命,将肠管提至腹壁作为排泄物出口,经腹壁造口引流肠内容物。待化疗后经复查身体条件许可,吻合口通畅良好,可将造口还纳腹腔(包括封闭肠管、切除造口等一系列规定操作),使肠内容物经吻合口正常下行经肛门排泄。造口还纳,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靠人工造瘘生活的结直肠癌患者,对正常生活的一种回归。

资料图片,图文无关。邢永田摄

“手术两年后,医生告诉我,我恢复的情况出奇的好,很多医生都很震惊。”2018年9月,张景(化名)被诊断为结肠癌,做了造口手术。今年10月再次前往医院,医生为张景的恢复情况感到吃惊,也被张景乐观的心态感染。如今,张景已经切除了肿瘤、摆脱了造口,做了造口还纳手术。

张景说,虽然我是一个癌症患者,但依然相信有奇迹发生。

“从她2018年动手术以来,一直是非常乐观的状态。”张景的母亲甄红(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张景的母亲每天发愁,但张景这两年来却和没事一样,有时候甚至还去安慰甄红。

2018年,27岁的张景本该和同龄人一样,奔赴自己的未来工作及生活,张景是一位狱警,但在9月却被诊断为结肠癌而打断。在诊断为结肠癌前半年,张景时不时出现排便不畅、便血、肚子疼、肠梗塞等情况。

张景经过一系列结肠镜、CT等检查后,被确诊为结肠癌。甄红称,“在确诊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进行就诊,根据医生安排进行了手术,两年来一直配合医生要求进行服药、化疗。”

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四,女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排名第三。过去结肠癌患者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但近年来临床上30岁以下的青年白领罹患结肠癌的比例逐渐升高,目前已经占总患病率的10%。

被诊断为结肠癌这个消息,对于张景来说,也就是很短的时间情绪陷入低落,很快,她便调整了过来,心态开始一如既往的乐观。甄红称,“我女儿平时心态特别好,跟没事儿一样,现在现状很好。”

“刚开始是接受不了的,但后也慢慢接受了这个事情,我女儿说,以后即使出现病情变化,也会保持积极的心态,慢慢治疗。”甄红称,“有时候,我们会给她分享身边朋友的案例,身边一些朋友患有结肠癌,有的八九年了,恢复状态也不错,这些案例也一直影响着她。”

张景家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但一直在呼和浩特上班工作,甄红告诉记者:“张景喜欢穿汉服,家里买了各种汉服,她也喜欢拍照,总是打扮美美地开心出去。在化疗期间,她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等副作用,但她从来不抱怨。”

因为做了造口,所以排泄方式有所改变,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需要在身上带个袋子进行排泄,“但她从来没有抱怨,都是很积极的去面对。她两年来,不管去卫生间还是平时生活,都和生病之前的态度一样,心情也非常好。”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是特别明显,但还是有提示的,而且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张景的主治医师陈海鹏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普及健康生活知识,降低发病率,同时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采用精准治疗方式,如结直肠癌靶向药物治疗等。”

“最初,医生诊断称比较严重,当时提及可能预期会不太好,但今年10月去医院的时候,医生都告诉我们,按照最初的情况来说,回复的情况是大家没有预料到的。”甄红称,张景恢复这么好,不仅是遵医嘱,还有就是她心态特别好,她每天也不会把患病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甄红称,上个月做了造口手术,她更开心了,她说: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医生也说:再次看到这个女孩,非常震惊,她的恢复情况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现在抗癌两年了,但我却不像一位癌症患者。我依然和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乐观面对。”张景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像她一样乐观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