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免疫治疗的副反应,发生率却致死率高,有些需要终生激素治疗

文 / 小夕聊健康
2020-11-02 10:14

近几年,免疫治疗药物相关研究逐渐深入,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其火热程度不亚于当年靶向药问世的时候。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放疗、双免联合、免疫治疗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等等都在不同的瘤种中进行各种临床试验。虽然免疫治疗的毒副反应要小,但其一些独特的不良反应让临床医生很是头疼,有些罕见不良反应一旦发生甚至有可能直接危及生命。

以前讲过免疫治疗的常见毒性:皮肤毒性、皮肤毛细血管增生症、肝毒性、肺毒性、内分泌毒性、胃肠毒性等。在免疫治疗相关的内分泌毒性中,除了常见的甲减、甲亢和甲状腺炎之外,有一个比较罕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急性垂体炎。急性垂体炎会导致垂体功能减退,包括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枢性肾上腺功能不足和低促性腺激素性引起的性腺功能减退症。

大家知道,免疫治疗不同于传统药物的治疗模式,免疫疗法并不直接杀伤癌细胞,其作用对象是免疫细胞,主要靠激发或调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动员免疫细胞进行抗癌。作用于PD1/PDL1,就相当于让那些被“刹车”抑制住的免疫细胞松开“刹车”,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在此过程中也有可能调动不针对癌细胞的免疫反应而攻击正常细胞,就会对正常的组织、器官产生影响,引发免疫相关性炎症。比如出现肺炎的副作用是因为肺部免疫细胞太强大了,导致肺部细胞出现一些损伤,脑垂体炎也是类似的机制。

2019年05月,明星免疫治疗药欧狄沃(O药)在日本爆出严重副作用的新闻。这个副作用就是较为罕见的垂体功能障碍。据报道,当时有11例垂体功能障碍与Opdivo存在因果关系,包括3例黑色素瘤和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18年11月,有一例非小细胞肺癌死亡病例。

自O药在中国上市并广泛使用之后,使用病人无数,在中国卫生监管部门所批准的适应症范围内,类似潜在不良事件发生率极低,据统计在0.4%左右。相比较O药,针对全人源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免疫治疗药物伊匹木单抗发生垂体炎的概率要更高,大约在3.2%,发生时间最早可能在用药后第7-8周。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尽早干预,可能导致致死性的严重后果。

当发生自身免疫性垂体炎时,要暂停免疫治疗药物,直到急性症状缓解,如果伴有临床症状,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或者泼尼松治疗,根据临床指征,给于相应的激素进行替代治疗。

脑垂体炎作为罕见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极低,而且已在全球及中国获批适应症产品说明书中标明,用以提醒医疗专业人士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总体而言,相较于化疗,肿瘤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百里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