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被查出肠癌,想不通:我还这么年轻,也没家族史

文 / 健康时报
2019-07-03 22:22

年仅30岁查出直肠癌,他接受不了也想不通。

浙江省肿瘤医院2号楼4楼结直肠肿瘤外科病房,年仅30岁的胡先生(化名)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深深反思自己患直肠癌的原因。


30岁被查出肠癌,想不通:我还这么年轻,也没家族史


“一开始真的接受不了,当时也不了解这个病,非常崩溃,感觉自己这么年轻,怎么会生这么重的毛病,大脑里全是问号。”

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患直肠癌的为什么是我?

在遗传方面,自己没有家族史,家里三个兄弟没有人有类似情况,爷爷奶奶也都活到八九十岁。

在他看来,主要问题还是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

爱吃夜宵、烧烤

“平时喜欢吃夜宵,一周7天,夜宵吃6天,尤其爱吃油炸食物、烧烤和红烧肉,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工作压力大。”

胡先生说,2014年大学毕业之后,他一天吃4顿,养成吃夜宵的习惯,一周7天吃6次夜宵,凌晨十一二点吃完然后睡觉,尤其爱吃烧烤和啤酒,一个人最多能喝到二十多瓶,少的时候也八九瓶,这样的习惯维持了2年左右。“我1米78,以前体型偏瘦,但吃夜宵之后变胖了,体重也到了178斤。”

他想给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广大年轻人提个醒。

直肠癌的“信号”是从排便开始!

直肠癌的“信号”是从排便开始。2016年下半年,胡先生排便时大便变细、变粘,上完厕所有时冲也冲不掉,到后来还有了黑便。他本来还想扛一扛,但随后而来的一系列症状,打乱了他的正常生活。

“坐不久,感觉肠子堵牢了,坐在椅子上很难受。睡不好,要经常上厕所,一个晚上最多跑过10次厕所。每隔半个小时就要上厕所,大便老是拉不尽。”

随后,胡先生到医院就诊,医生指检发现他的直肠有个肿块,之后的肠镜确诊为直肠癌,他在2017年2月19日接受了手术,术后恢复不错。直到近期在家里洗澡时,摸到腹股沟的位置有个肿块,很警惕,到医院检查,发现是直肠癌的腹股沟转移。

肠癌患者饮食习惯有共性

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李德川主任医师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临床上很多年轻人对大肠癌的警惕性不够,发现的时候不少都是中晚期了。”反思病因的话大多和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系。①

这些饮食习惯,是肠癌危险因素!

1爱吃红肉等高脂高热食物

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2016年02月19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它们本来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吃得太贪心,所以可能成为大肠癌的帮凶。

吃得越好、吃得越多,肠道的排泄压力越大,而且大量摄入动物蛋白和脂肪就容易产生很多毒素。高蛋白(指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在肠道内分解,可产生甲基胆蒽和不饱和多烃等两种强致癌物。

而且高脂肪饮食会引起大便中胆酸代谢产物、胆固醇代谢产物,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都增加,这些有的是致癌物,有的是促癌物。②

2杂粮、新鲜蔬菜水果吃得少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秋霞在《不同食物来源的膳食纤维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指出,杂粮薯类摄入大幅度减少,精白主食、油、肉等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肠癌发病率的大幅度上升。

膳食纤维、谷物纤维、蔬菜及水果纤维对肠道有保护作用,粗杂粮、薯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可能通过增加粪便体积和重量,稀释大肠内容物,缩短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及减少结肠上皮接触粪便中的致癌物的机会,减少有害物质吸收等方式预防结直肠癌。③

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蔬菜水果吃得少,又减少了对肠道健康有利的因素,肠癌风险又升上去了。

3久坐不动

爱吃肉还久坐不动,运动量太少,不利于肠道蠕动,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堆积在肠道内,不能及时排出,时间久了也增加肠道癌变的风险。

4抽烟嗜酒

美国癌症学会2018年发布的癌症一级预防计划指出,12.8%的结直肠癌归因于饮酒,任何饮酒都有害,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某些癌症发生风险。报告还明确,烟草使用仍然是癌症和心血管病的首要原因,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④

这样防肠癌!

1过过苦日子

“肠癌发病率居高不下,跟我们吃得太好有很大关系。”重庆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2016年02月19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预防肠癌其实很简单,回归“苦日子”,肠癌就不容易找上门。

盛饭的餐具也尽量小一点,每餐吃得少一点,早一点放下筷子,少吃肉类、快炒类、腌制类食物。平时尽量吃得素一点儿,食物种类尽量以鲜、淡、杂为主。还应注意多吃些高纤维素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食葱蒜类食物。⑤

2定期筛查

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主任李德川主任医师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对肠癌筛查的建议:

一般人群:指不是大肠癌发病高危的人群,这类人群推荐40岁以后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大便隐血和肠镜。

高危人群: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下消化道出血症状者(尤其是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粘液便及腹痛者),应尽早接受大肠癌的筛查。有高危因素的年轻人,也应每隔3至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⑥


本文编辑:范洪岩

部门主任:杨小明

稿件意见请联系:010-65363357

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文参考资料:

①⑥2019-06-01钱江晚报/浙江24小时《30岁男老师查出直肠癌:我还这么年轻,也没家族史!他的教训现在看还不晚》

②⑤2016年02月19日 总第1290期 癌症版 《防肠癌要过过苦日子》(健康时报记者姚欣然 健康时报驻重庆市肿瘤医院特约记者 程风敏)

③2014年11月27日《不同食物来源的膳食纤维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张秋霞,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与流行病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④10 October2018| A blueprint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ncer: Targeting established,modifiable risk factors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