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下胃癌患者越来越多,只是因为口味重?
胃癌是指原发于胃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 120 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 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 5 年生存率不足 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的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发病年龄高峰在50-70岁,但年龄≤35岁的年轻胃癌患者并不少见,且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这主要与年轻人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
胃癌高危因素1、饮食因素
一是长期进食高盐、熏制品、盐腌食品。
二是进食快、爱吃热烫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按时进食。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大约近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幽门螺旋杆菌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可以引起胃溃疡和胃癌。
3、萎缩性胃炎
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粘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疾病。
该疾病被列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4、胃切除史
胃切除史,尤其胃大部切除术史,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原因尚不清楚,但胃癌术后15-20年左右须提高警惕,临床上有接近3成胃癌患者曾有胃切除术史。
这几类人群应警惕胃癌1、喜吃高盐、烟熏、油炸、烧烤类食物,常吃剩菜剩饭
从全球范围来看,胃癌在东亚地区尤其高发。这一区域的中国、韩国、日本,在饮食习惯上都有相同的特点:盐分含量都极高。
过量摄入的食盐,直接损伤胃表面黏膜,引起胃粘膜细胞改变,导致胃酸分泌异常。除此之外,高盐分还会协同幽门螺旋杆菌,促进胃癌的发生。
2、抽烟喝酒人群
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亚硝胺等致癌物质,除了会引起胃癌,还可能诱发肺癌、膀胱癌、口腔癌等多种癌症。
虽然酒精本身不致癌,它在体内代谢成的乙醛却有极强的细胞毒性。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属于一类致癌物。
3、生活作息不规律、爱熬夜人群
一项针对“青年胃癌因素的调查研究”中证明,熬夜可以引起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紊乱。
除此之外,作息不规律会影响饮食,夜宵多是油腻刺激的食物,久而久之,会造成胃粘膜的糜烂、溃疡。
5、家族遗传史
胃癌具有遗传倾向,这种家族倾向性主要跟所处的环境相同有关,因为同一个家族的人群饮食喜好、生活习惯大致相似,一旦有人患上胃癌,其他人就属于高危。
胃癌临床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
① 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
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
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
①重减轻、贫血、乏力。
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和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出现剧烈腹痛的胃穿孔症状。
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
④出血和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
⑤其他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的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
胃癌的筛查我国建议以 40 岁以上或有胃癌家族史者需进行胃癌筛查。符合下列第 1 条和 2~6 中任一条者均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年龄 40 岁以上,男女不限;
②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③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④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⑤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⑥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