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文 / 医线天
2019-05-03 18:19

近日网上一段“苦等两年才约到医生,加拿大病人被活活拖成癌症晚期?”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议论。

网友们对这位年轻母亲纷纷表示同情,同时诟病国外医疗的体系制度。这也进一步说明癌症治疗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假设癌症类似于感冒发烧一样通过自己简单处理治疗就可以痊愈,那么这位母亲就不会成为医疗体制不健全的牺牲品,完全可以得到及时治疗。因此,癌症的治疗更主要的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

“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似乎这一天指日可待!“用热水烫死癌细胞”正在被证明!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崔书中教授团队牵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团队、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团队和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精准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获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死于种植转移的癌症病例在100万以上。以胃癌为例,我国一年胃癌死亡人数超45万,20%的胃癌病人在确诊时已经发生种植转移,即便是根治手术之后,也有50%的病人会在5年内发生种植转移。

如何将散落在腹腔和胸腔的癌细胞清除干净,是一大医学难题。化疗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但由于腹膜血浆屏障等原因,传统的全身静脉化疗对腹膜转移疗效甚微,特别是对腹膜转移导致的恶性腹水更是束手无策。

“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崔书中铆足了劲要攻克这道医学难题。肿瘤热灌注化疗的研究开始启程。热灌注化疗,简而言之,就是利用癌细胞怕热的特点,用43℃恒温热水灌注化疗药物充盈病人体腔,“烫”死癌细胞。然而,如何让温度保持在43℃这条“钢丝线”上,成为关键问题。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容易没有效果,既往的技术方法比较原始,而且国内外的腹腔热灌注化疗技术方法大同小异,控温不精准,治疗温度常常在40℃~49℃之间,控温精度在1℃以上。没有精准控温的技术方法,临床显示,HIPEC疗效相去甚远,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率一直不高。

“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人体在麻醉状态下,腹腔温度只有32℃-35℃,如何让灌注的药水保持恒温,如何让药水充盈到腹腔内不留死角,如何建立循环、做到无菌……这些都需要一步步摸索、修正、打磨。从2002年开始,崔书中教授带领团队“死磕”精准腹腔热灌注技术,2006年自主研制开发出高精度的体腔热灌注治疗系统,控温精度达到±0.1℃。2009年12月,国家药监局批准III类医疗注册证,2010年该项技术开始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病人个体敏感性仍在研究

癌细胞已经在腹膜广泛种植转移,本应柔软的大网膜成了“饼状”,这意味着胃癌已经是非常晚期,基本丧失了治疗的机会,平均生存时间只有3-6个月。

在接受了三次热灌注治疗后,医生用腹腔镜探查,竟然找不到癌细胞踪影,大网膜也恢复了正常。目前梁波已经生存了两年多。

热灌注化疗技术最大的获益并非已经发生腹水或种植转移的晚期癌症病人,在根治术后预防性“清理战场”,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烫死肿瘤”真的可行吗?医生说,这一进步一等奖是癌症病人福音

“转发”是一种鼓励!

大家有问题可以私信,或者评论区留言!

#了不起的医生# #清风计划# #春季养生正当时##春天一起变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