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两年才约到医生,病人被活活拖成癌症晚期?外国医疗体系到底有多奇葩?

在一些人心目中,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圆。然而最近一位加拿大妈妈的哭诉,却可能改变他们这个看法。
近日,一则由中国网友编辑发布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议论。据发帖网友称,这条视频是Facebook上的一则热帖,内容是加拿大新斯科舍省一名33岁的“宝妈”玛丽琳·伊内兹(Marilyn Inez)的哭诉。这位宝妈两年多前就感觉身体不适,试图通过家庭医生寻求体检或约看专科医生,以便查清病情并及时治疗,但“从未得到家庭医生的帮助和倾听”,待两年后终于确诊时,已是癌症三期。
在视频中,她声泪俱下地质问新斯科舍省省长,自己花了两年时间才得到医生面诊,这算不算医疗危机?

CBC对于该事件的报道截图
短短几日,这条短视频在FB上已获得了超过10000的评论,超过100000的分享,播放量数百万。可能跟我国微博相比,这个数字并不惊人,然而在FB上已经很夸张了,这代表了全球的传播率。
为何大家都在看?因为实在太惨了,本身这位妈妈的病情就让人难过,而更不可思议的是,她这个晚期肛门癌竟然是被活活拖出来的?
不是她自己拖,也不是医生不尽责,而是整个医疗制度出了问题。
01“拖”出来的癌症晚期?
玛丽琳·伊内兹(Marilyn Inez),真名伊内兹·鲁德汉姆(Inez Rudderham),33岁,是一名4岁小女孩的母亲。
两年前,她感到身体不适,便预约了家庭医生。
然而,加拿大特殊的医疗制度导致她一直没能预约上,而此时,癌症的种子已经在她身体里悄悄萌芽。整整两年后,等她终于预约上医生时,她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到了癌症3期。
这期间,她做过很多努力:去急诊室,但被一次次赶出门外;预约精神科医生,从1月份一直预约到4月份,然而看病时间却被安排到了7月中旬。
悲愤交加的伊内兹录制了一个视频放在facebook上,短短几日已被播放了几百万次,还得到了10000多名网友的评论。在短短四分钟的视频中,这位33岁的年轻母亲戴着蓝色头巾,眼含着热泪,声泪俱下、不断控诉,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
“整整两年,我的癌症都没有被诊断出来。因为我约不上家庭医生。“
“当我跑去急诊室,我也只是被应付一下。“





谈起自己被急诊室忽略、拒绝的遭遇,伊内兹一度悲伤到哽咽。她强忍着眼泪,继续控诉道:
“这没什么,对吧?“
“因为他们最终检查出来了。“
“在我处于癌症3期的时候,他们检查出来了。“

但是,对于这样滞后的医疗,省政府却如此回应:不存在医疗危机。


随后,伊内兹悲伤地表示:
“30次,30次盆骨放射性治疗,让我终生不育。“
“我才33岁,就进入了更年期。“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在肿瘤不断长大时,她没能预约上家庭医生。急诊室也没有人可以帮助她。


而她预约了精神科医生,也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复。
1月份时,她就曾积极预约精神科医生,但直到4月份,整整三个月过去了,她才收到消息。而真正的看诊,得等到7月中旬才能进行。
从预约到回复,3个月;从回复到看诊,又是3个月!
要整整6个月,伊内兹才能看上精神科医生。听起来简直荒唐无比……






最后,她对着镜头再次质问新斯科舍省的省长:
“新斯科舍省的医疗系统到底有没有危机?“






实际上,自从伊内兹被诊断患有癌症大约两周后,她就一直在记录自己通过新斯科舍省医疗保健系统诊疗的旅程。据视频记录,伊内兹最初是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直肠肿瘤,后来发现肿瘤实际上是在她的肛门内。本来她还蛮开心的,因为这是不幸中的万幸,这个位置比较容易治疗,如果太深的话就比较棘手。
但是后续无休止的长时间排队,竟然把她的癌症活生生拖成了晚期!
在被确诊后发布的第一个视频中,伊内兹解释说她已经感觉身体状况不适一年了,并且在她接受直肠检查之前,去过三个不同的急诊室,都被告知要排队。
“我为了活命在孤军奋战。三年,我花了三年的时间,才终于有医生肯听我说话。30次盆骨放射性治疗,已经使我终身不育。我才33岁,就已经进入更年期,因为我的肿瘤不断长大时,我约不上家庭医生,急诊室也并没有人肯帮助我。”
看了她的控诉,多家媒体也觉得实在太离谱,纷纷发出报道。

《加拿大全国邮报》的报道
随着此事在网络上不断发酵,新斯科舍省省长Stephen McNeil在4月25日终于给出了回应。

《北京时间》报道视频截图
他表示:已经要求卫生部门联系伊内兹,询问她的病况。但同时声明:在卫生部门给他回应之前,他无法承诺和伊内兹见面。
在获取基本医疗服务方面,我们的医疗系统确实面临一些挑战。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我们已经在不断做出调整了。
同时,该省的卫生部长Randy Delorey在参加内阁会议时,也被记者要求回应此事。

面对追问,他表示,卫生部门已经有工作人员在尝试联系伊内兹。但他拒绝回答关于该省是否在经历医疗系统危机的问题,强调:
新斯科舍省医疗系统的问题,是加拿大全国各地的医疗都在面临的问题。伊内兹的经历令人心痛,我看完视频后也感同身受。我的妻子在2017年因为癌症去世。作为一名议员,我必须说,是我们的系统辜负了她。
可惜,再真诚的道歉,也无法挽回伊内兹的癌症已到晚期的事实……
02 五万多名患者等一位医生
然而我们也必须指出,由于对加拿大医疗体系不熟悉,最初转发视频的中国网友在概述视频内容时,弄错了许多要素和概念。
事实上,伊内兹并非“等了两年才见到家庭医生”,尽管表述略有含糊,但仔细听完全部内容,结合后续采访报道可知,她在两年间多次见过自己的家庭医生,但家庭医生一来水平有限,二来对其所述病情不重视,一直未按她要求安排必要的体检和预约专科医生,这才导致病情延误。
何以出现“和家庭医生难以沟通”的问题?
这里就需要解释下“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区别。
加拿大实行层级医疗体制,医院除急诊外不设门诊,患者除非急诊,只能去家庭医生处就诊。每名患者只能挂号一位家庭医生,不能随便“转会”,家庭医生认为需要才会开单安排去体检所体检,或帮忙预约专科医生。
专科医生同样不设门诊,只接三种病人:家庭医生预约的;已经看过一次病、自己主动要求对方来复诊的;出院前在医院预约的。只有专科医生觉得有必要,才会安排进医院治疗。由于家庭医生什么病都看,所以较复杂专业的病往往难以及时判断出来,这位患者就是这样被耽误的。
加拿大医疗体系效率比较低,资源浪费严重,加上一切免费,迫使医生总是习惯性“能省就省”,医院也不愿更新医疗设备,而家庭医生数量又严重不足。在《赫芬顿邮报》对该事件的报道中,我们也可以得知一组令人震惊的数字:数百万计的加拿大人没有家庭医生。


加拿大统计局表示,2016年,12岁及以上的加拿大人中有15.8%没有常规医疗保健。近500万人没有医生,包括近35%的男性和接近20%的女性根据加拿大社区健康调查,年龄在18岁至34岁之间。
伊内兹所在的新斯科舍省的医生和老百姓数量比例,是每10万对应257名医生,而这个比例在全加拿大已经算很高了。即使这样,该省的一名家庭医生的排队列表中显示,截至3月1日,排队候诊名单的人数是51119人!
因此,每个家庭医生都习惯性地精简问诊过程,比如不少家庭医生规定“一次只能问一个问题”,因为省卫生机构是按“人次”来跟家庭医生结算收入的,“一次只问一个问题”,那么10个问题就可以算“10人次”,反之一次能问10个就变成1人次,收入就缩水到原先的10%了。
也是因为这样,医生问诊时间奇短,有的省家庭医生平均看一个病人的时间是一分半钟……前面说到,家庭医生都是“万能医生”,什么病都看但都不精,可想而知,仅有一人且“包治百病”的家庭医生,在如此短的问诊时间里“一次只许问一个问题”,类似伊内兹这样的疑难杂症被忽视、耽搁,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可不可以跳过家庭医生这一环?在加拿大有两个办法。
一是去“免预约诊所(Walk-in Clinic)”,那里的医生可以代替家庭医生角色,帮忙预约体检,也可以帮忙约专科医生,且随便找哪个Walk-in Clinic都没问题。
但是,加拿大有约二成人口根本没有家庭医生,因此Walk-in Clinic排队总是很长,他们约专科医生的效率要比家庭医生更低。不仅如此,因为挂钩患者频繁求助Walk-in Clinic会影响家庭医生的“人头收入”,所以许多家庭医生会严厉警告患者“再被我发现找Walk-in Clinic就不要在我这里挂钩”,苦于家庭医生“供不应求”,患者普遍担心“脱钩”,只能忍气吞声,不敢轻易走这条路。
二是直接去医院。医院虽没有常规门诊,但有急诊部,可以直接挂急诊并跳过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两个环节。而急诊是唯一直接对患者开放的医院窗口,不但人更多、更杂,并且从感冒发烧到缺胳膊少腿都“济济一堂”,那些看似“不要紧”的患者就更不容易被重视,往往是排上几天队,弄一身臭汗,却不得要领地怏怏而回。
伊内兹就不幸碰上了这种情况。她的癌症虽严重,却不像外伤、急症那样一目了然,结果在急诊部的一片混乱中接连几次被忽视(当然,一次被忽视比较普遍,多次被忽视运气实在有点太差),导致了我们所看到的悲剧性后果。
简单说,伊内兹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的问题不是确诊癌症后排队等入院做手术,而是家庭医生不愿让她去做必要的体检、不相信她有大病需要看专科医生,导致她两年都没能确诊,也就是说连排队的资格都没获得,这一点,发帖的网友完全弄糊涂了,似乎患者自己也不是完全清楚。
一些分析指出,医生数目不足是最突出的问题所在。加拿大卫生信息研究所(CIHI)2017年数据显示,新斯科舍省共有医生2456人,其中家庭医生1234人,专科医生1222人,为965382人服务,由于专科医生不能直接接诊患者,家庭医生比例过低,导致医患缺口进一步被放大,医疗效率进一步被拉低。
当地医生协会主席在接受CBC采访时也坦言,家庭医生的不足是最大问题所在:


《北京时间》报道视频截图
有批评者指出,加拿大家庭医生作为基层“全科医生”,专业性普遍不足,但培训时间和成本却长达13年,只需平均再多读2年就有望成为工作更轻松、收入却高出一大截的专科医生,因此不但医生总数长期低位徘徊,而且很多省份都出现家庭医生偏少、专科医生偏多的问题,在现体制下专科医生必须仰赖家庭医生才能和患者“对接”,家庭医生偏少就意味着“对接不畅”,即便专科医生数量充足、专业过硬,也只能是干着急。
03 看病问题上,中国的月亮格外圆
留学生圈子里,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
一个留学生被车撞倒了,被人扶起来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不要叫救护车!”
虽然听起来是个段子,但其实却是美国看病昂贵的真实写照。
伊内兹故事的微博下,不少国内网友们也纷纷站出来诉说自己的遭遇,讲述自己或者身边人在国外看病的经历。
难、贵、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像伊内兹这样整整两年约不到家庭医生,最后硬生生拖成癌症晚期的,仍然十分罕见。




相比于国外的看病难、看病贵、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不敢生病“,简直都算不上什么事。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医疗支出是419美元,美国的人均医疗支出是950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是1060美元;然而,中国的人均寿命是76.25岁,美国人均寿命是78.69岁,世界平均水平是72.04岁。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在全世界水平人均医疗水平远低于世界平均线,但是人均寿命却和美国差距不大。也就是说,在中国,看病花的钱是少的,但是医疗水平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
前段时间,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火了一把。影片中的生死离别令人动容,然而,最令人感动的,除了与死神搏斗的病人,还有始终奋战在手术室的医生。
他们没有假期、24小时随时待命,有时候自己身体不适,都继续坚持为病人动手术。中国的医疗体系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医生自己撑下来的,所谓医者仁心,中国医生的压力和工作强度非常大,远远超过最近很热的996、ICU。而中国的医生价钱之“便宜“,远低于他们应有的价值。
国外私立医疗发达,但那都是为有钱人服务的。而在中国,很多院士级的专家都坐在普通门诊,几十块就能挂到专家号,甚至号挂完了还有“加号”,其实都是医生的良心在起作用。
所以,别再一昧迷信国外医疗系统发达了,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能够享受到最基本医疗和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伊内兹的悲剧能得到政府的妥善处理,更希望这样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
来源:21新健康综合自魔都囡、北美留学生日报、医客、中国经营网、北京时间、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