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肺癌就一定要做穿刺活检吗?

文 / 新里程张医生
2019-04-22 16:01

当医生怀疑病人可能患上恶性肿瘤,病人就必须接受各项基础检查,比如B超、CT、核磁等,要最终确定病变部位癌症的分期和分级,还要进行“穿刺活检”,才能出病理报告,给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2017年,一篇《一个杭州人美国的求医经历》的帖子火遍网络。一位70后患上颈椎肿瘤的男士在中国某医院被告知只能直接进行手术,他赴美就医后,美国医生先通过穿刺活检的方式确诊其患的只是颈椎单发浆细胞瘤,无需手术仅接受放疗就被治愈。这其中的过程让人看到了病理穿刺活检的重要性。

北京肿瘤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影像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柳晨教授告诉我们,穿刺活检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肿瘤患者需要选择哪些手段治疗,往往有赖于穿刺活检得到的病理结果。

然而,在临床中,很多患者不愿意穿刺活检,他们最担心的一点就是穿刺后会发生癌症的转移,那么,确诊肺癌一定要做穿刺活检吗?会不会造成癌细胞的转移呢?

肿瘤患者为什么要做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是通过医生手里一根细细的穿刺针,穿刺到患者疑似发生肿瘤的部位,取得肿物内部的一些组织成分,对其进行病理学检测。

穿刺活检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肿瘤选择哪些手段治疗,往往有赖于穿刺活检得到的病理结果。

医生是如何对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的?

穿刺手术需要借助影像学成像来指导完成。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有超声引导和CT引导下穿刺两种方式。超声引导更适合浅表淋巴结和腹部的一些器官如肝脏、肾脏等;骨头、肺脏一般采取CT引导方式。

以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为例:让患者以一个舒适的体位,平静地躺或趴在CT扫描床上,对病变区域进行局部CT扫描,确认肿瘤的位置后,设计穿刺到肿瘤的路径和穿刺到肿瘤的哪一个部位。

穿刺时会打麻药,患者不会感到很痛苦。

为何大家会误以为穿刺活检会刺激肿瘤转移?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穿刺这项技术就存在于临床当中,但那时的肺癌患者不像现在,会做一个PET-CT评估全身有没有转移。以前的临床检查做得并不很全面,可能只拿到一个普通CT片子就做了穿刺活检,而这时候身体上可能已经发生了肿瘤的转移,只是没有表现出症状。

在做完穿刺活检后的一段时间里,转移的肿瘤细胞在身体的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并且表现出了症状,这时再做检查才发现了肿瘤的转移,由于这些部位在穿刺之前并没有进行影像学检查,患者自然而然认为是穿刺造成了肿瘤的转移。

哪些患者不适合做肺癌穿刺活检?

疑似肺癌就诊的患者以中老年尤其是6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他们的肝肾功能比年轻人更脆弱。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经常服用的一种药物,说明书上注明了主要通过肾脏来排泄。

穿刺活检的患者通常需要做增强CT来辨别血管以便穿刺时减少损伤,而我们做增强CT所使用的造影剂、术前术后要吃的药物都要通过肾脏排泄。短时间内给肾脏这么大的负担,很多老年人不一定能够耐受得了。

穿刺活检是一个有创的检测,像皮肤划破了会出血一样,一根细细的穿刺针从皮肤到皮下、到肌肉再到肺组织里面,一定有一些细小的毛细血管破裂,因为有这样的出血,所以一定要保证患者的凝血功能是好的。

很多中老年患者由于患有高危的冠心病或心律失常、房颤等原因,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血的药物。但这类药物可能会让血液不容易凝固住,这一点跟穿刺活检“尽量减少患者出血”的目的相矛盾。这时,医生会让患者将这些药物停服一段时间,或者换一些风险更低的药物,以更好的保护患者的安全。

另外,中老年患者最常见的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由于肺部长期感染造成肺气肿或者肺大泡的表现。他们的肺功能检测指标也许良好,但实际却非常脆弱,对于穿刺这种损伤不一定能像普通患者一样耐受。

另外一些患者,尤其是晚期癌症的患者,由于多发的骨转移造成身体非常疼痛,不能长时间保持某一个姿势,比如趴在检查床上,这样的患者就不太适合穿刺。

还有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很多因为脑转移压迫神经而出现精神障碍,很难配合医生做到短时间内憋气不动,这样的患者往往不太适合做穿刺活检。

海外最新肺癌活检技术确诊肺癌就一定要做穿刺活检吗?

Akash Verma医生和高级护理人员Chin Mee Choo 向新里程美家展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

Akash Verma医生来自新加坡陈笃生医院,是呼吸和重症护理科的高级顾问医师及座客副教授。他表示目前肺癌已成为新加坡国人死亡原因之首。根据新加坡癌症登记处2015年的报告,肺癌是新加坡男性的头号癌症杀手,占27.1%,同时也是女性癌症患者的第二号杀手,占16.6%。

如今医学上惯用的肺癌活检手段:传统的支气管镜检、经胸壁穿刺肺活检(也就是CT引导下活检)以及肺楔形切除术等,都各有风险,例如穿破肺部。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3D定位肺癌细胞

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介绍,现在美国最新穿刺技术能帮助患者更快、创伤性更小地诊断肺癌,带来更及时的诊疗。在诊断过程中,电脑系统会首先创建一个三维视图,提供从支气管镜到病灶的‘路线’,使得医生能将导管送至有可疑癌细胞的病灶部位。

这项技术被称为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利用虚拟现实和GPS导航系统来发现和提取可疑的肺癌细胞。出现在屏幕上的‘地图’能起到导航的作用,显示导管与可疑病灶的距离——以厘米为单位。一旦抵达病变细胞所在处,就可使用活检钳或活检针提取细胞。

听听医生对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检的评价

Akash Verma医生告诉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这项技术让肺癌活检变得更安全和准确。除此之外,如果确定病变细胞为癌细胞后,还可立即进行染色,方便外科医生进行切除手术。”

去年3月,Akash Verma医生曾利用该技术帮助一名叫S.K. Ong的女士确诊了肺癌。

S.K.Ong是一位55岁从事平面设计师的职业女性,之前的她从不吸烟。回忆确诊患肺癌的那段日子,她说,“我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咳嗽。但一直都没有去做检查。直到爬楼梯时开始出现气喘,所以我在三月份的时候做了体检。”

S.K.Ong 说,“我的父母都患有癌症,但我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得癌症,因为我一直都过得很健康。”

Akash Verma医生利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为S.K. Ong进行肺部活检,之后很快,结果揭示她罹患了四期肺癌,在靶向药的治疗下,S.K.

Ong正在逐步好转。

确诊肺癌就一定要做穿刺活检吗?